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六甲番人

    白居易《暮江吟》經常被人吟誦: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這首詩一如既往的平俗易懂,即便是文言文基礎不算好的當代人也應能懂,詩中有兩個情景,分別是夕陽西下和夜初月升,取材並無新意,甚至宋代的範晞文在《對床夜話》還批評這首白詩是唐詩中“意相襲”的典型例子。

    但是這首詩的好,並不在於取景,而在於此詩工微入畫,更在於此詩寫出了有情之景。

    這首詩還是運用白描的手法,句中用詞如工筆,準確到位,比如首句的“鋪”字,那是俯視的平面工筆畫,意在表達殘陽已經貼近水面了,將落未落時,而“鋪”字發音平緩,語氣柔和,這是詩人心中無礙的外露。

    第三句的“可憐”是真情畢露了,此詩從此有情,殘陽不悲,江水隨意,露濃如珠,明月含情。

    讀完此詩,我們或許可以試著抬頭,望望那久違的明月似弓,感受那秋風的涼爽宜人,夜未央,神飛揚。

  • 2 # 隨手談詩

    這首詩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哈,前兩句寫夕陽西下的江面,後兩句寫新月初升的露珠,老白透過對兩組景物的描寫,表達的是內心的閒適和寧靜,這一層面要了解到創作背景才能體會到,我們先看全文:

    《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說的是在黃昏時分,夕陽鋪灑在江面,使江水呈現出一半碧綠色一邊豔紅色。

    在九月初三的夜裡,晶瑩的露珠像珍珠一樣,還有一輪新月如彎弓掛在天上。

    “一道殘陽鋪水中”,在地平線的盡頭,一道殘陽鋪灑在江面,要用心去體會這個“鋪”字,使整句詩顯得平緩、舒適,讀起來會有親近感。Sunny本是照射到水面,但如果用“照水中”,就顯得用力過猛,缺少了一份唯美。

    “半江瑟瑟半江紅”,風乍起,江面波光粼粼,被Sunny鋪灑到的水面,呈現出一片豔紅色,Sunny沒有鋪灑到的地方,則是原本的碧綠江水。這裡“瑟瑟”兩字願意是指碧綠色的珍寶,在這首詩中是指碧綠色的江水。知識點知識點!記住了!

    “可憐九月初三夜”,這句詩是一個時間變化,從黃昏到了夜晚。這說明什麼?說明作者對此處美景流連忘返,所以才會呆到夜晚,才會發現另一番風景,才會有下一句詩。還需說明一點,這裡“可憐”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可憐,而是可愛的意思。

    “露似真珠月似弓”,原來此處的夜景這麼美啊,有珍珠般晶瑩剔透的露珠,還有彎弓般掛在天際的新月。月為什麼似弓?因為前一句告訴你了嘛,九月初三,上弦月。

    你讀這首詩,絕不會有壓抑感,只會覺得美,美如畫,我們再瞭解一下創作背景,看看作者是在怎樣的心態下創作出這首詩,就更能體會到其中詩意。

    創作背景

    白居易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距離安史之亂已經大半個世紀,時值“牛李黨爭”,朝廷正一片昏暗,老白覺得你們這些貨太混蛋了,老子不想和你們玩兒,於是自求外任,到杭州當了個刺史。

    你看老白在這之前一段時期的詩作,如《琵琶行》,揭露的都是民生凋敝、百姓困苦的社會現實,這反映的就是朝廷腐敗。

    既然厭惡了這樣的官場,那我就主動離開,去一個無憂無慮風景如畫的地方做逍遙神仙。

    詩人的環境已經轉變了,從壓抑黑暗的鬥爭中脫身出來,心態自然也就轉變了,沒有鬥爭,只有閒情,他有更多的精力去體會這個世界的美好。

    所以才會有這首入畫一般的詩作,所以詩中才會流露出寧靜、閒適的詩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開放還是保守?女人可以改嫁好多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