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在《閒情偶寄》雲:“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言素食最貼近自然,這可能是對素食的最好總結。
在中國眾多菜系裡,我認為素菜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它甚至比很多菜系形成還要早。關於素菜素食的起源,研究飲食文化的學者看法很不一致。不少人認為,素食與宗教尤其是佛教有關,所以將素食的起源與佛教傳入中國聯絡在一起。其實,中國的素食文化源遠流長,甚至可能起源於史前社會。
人類素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沒有掌握使用火之前,原始人類基本吃的是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即使是發明鑽木取火之後,因為捕獵困難,人類還是以植物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墨子云:“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可見遠古人是以素食為主的。
到了先秦時期,社會的低階層人民還是要以素食為主,那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低下,物質缺乏,只有統治階層才可以吃到肉食。《國語》中就有云:“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魚炙,庶人食菜。”但是也有一些統治階層的人士,在居喪、忌日以及在祭祀前吃素,以表達敬畏之心。甚至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人意識到肥甘厚味對健康的危害了,如《呂氏春秋》記載:“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名之曰爛腸之食。”“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中大鞔而氣不達,以此長生可得乎?”認為吃肉過多會使人無法長生。
漢朝以後,素食在中國有進一步的發展。原先的素食只能說是自然形成的社會習俗,那麼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素食文化就開始有了一些理論基礎。在佛教的影響下,漢唐時期的一些君主甚至選擇了吃素的生活方式。除了在祭祀和居喪時吃素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為祈福而吃素的風俗。傳說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這在中國素食文化史上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漢唐時期,由於素食及素食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後來的三大素食流派——寺院素食、宮廷素食和民間素食,都形成了雛形。
從宋代以後,素食開始向專業化轉變,並進一步繁榮發展。史書記載,北宋時期的京城已經有了專門素食菜館。南宋素食更為流行,還首次出現了“素菜葷作”的方法,有了“假煎魚”、“勝肉夾”和“素蒸雞”的做法。到了元明清,素食文化愈加豐富,並形成了素食的流派和理論。
時至今日,由於人們生活富裕,飲食上攝入過多的大魚大肉,導致慢性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素食又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了。
素菜以綠葉菜、果品、菇類、豆製品、植物油等為原料,易於消化,富於營養,含有較多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因此比較利於健康。除了清鮮的特點,素菜還花色品種也很多,不亞於葷菜。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李漁在《閒情偶寄》雲:“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言素食最貼近自然,這可能是對素食的最好總結。
在中國眾多菜系裡,我認為素菜有著無比的重要性,它甚至比很多菜系形成還要早。關於素菜素食的起源,研究飲食文化的學者看法很不一致。不少人認為,素食與宗教尤其是佛教有關,所以將素食的起源與佛教傳入中國聯絡在一起。其實,中國的素食文化源遠流長,甚至可能起源於史前社會。
人類素食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在沒有掌握使用火之前,原始人類基本吃的是植物的根、莖、葉和果實。即使是發明鑽木取火之後,因為捕獵困難,人類還是以植物為主要的食物來源。墨子云:“古之民未知為飲食時,素食而分處,故聖人作,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可見遠古人是以素食為主的。
到了先秦時期,社會的低階層人民還是要以素食為主,那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低下,物質缺乏,只有統治階層才可以吃到肉食。《國語》中就有云:“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魚炙,庶人食菜。”但是也有一些統治階層的人士,在居喪、忌日以及在祭祀前吃素,以表達敬畏之心。甚至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人意識到肥甘厚味對健康的危害了,如《呂氏春秋》記載:“肥肉厚酒,務以自強,名之曰爛腸之食。”“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中大鞔而氣不達,以此長生可得乎?”認為吃肉過多會使人無法長生。
漢朝以後,素食在中國有進一步的發展。原先的素食只能說是自然形成的社會習俗,那麼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素食文化就開始有了一些理論基礎。在佛教的影響下,漢唐時期的一些君主甚至選擇了吃素的生活方式。除了在祭祀和居喪時吃素外,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為祈福而吃素的風俗。傳說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這在中國素食文化史上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漢唐時期,由於素食及素食文化的蓬勃發展,中國後來的三大素食流派——寺院素食、宮廷素食和民間素食,都形成了雛形。
從宋代以後,素食開始向專業化轉變,並進一步繁榮發展。史書記載,北宋時期的京城已經有了專門素食菜館。南宋素食更為流行,還首次出現了“素菜葷作”的方法,有了“假煎魚”、“勝肉夾”和“素蒸雞”的做法。到了元明清,素食文化愈加豐富,並形成了素食的流派和理論。
時至今日,由於人們生活富裕,飲食上攝入過多的大魚大肉,導致慢性病發病率逐年升高,素食又開始受到更多人的關注了。
素菜以綠葉菜、果品、菇類、豆製品、植物油等為原料,易於消化,富於營養,含有較多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和蛋白質,脂肪含量低,因此比較利於健康。除了清鮮的特點,素菜還花色品種也很多,不亞於葷菜。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