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同心兒童注意力

    我不是心理專家,我只是一名兒童心理發展評估師。在工作中經常和家長打交道,回到家裡有兩個寶。在我看來,管孩子,其實是一個約束孩子行為的過程。現在的年輕家長們經常不能區別在什麼情況下必須約束孩子,在什麼問題上可以不必約束孩子。所以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著來認真回答一下,因為這個問題儘管看上去有些不重要,但是在現實應用中還是挺應用的。

    首先,在孩子出生後到1歲之前,不需要想著怎麼約束孩子。

    而是需要認真、耐心、全包圍地照顧孩子,百分百滿足孩子的需求。不僅要照顧好孩子的身體,吃、喝、拉、撒等需要,還要給孩子足夠多的愛,帶著愛的照顧和陪伴孩子,

    維護孩子的安全感。

    其次,在孩子1-3歲之間,孩子需要有一些規則意識。

    在這個階段,要引導孩子認識在什麼場合需要遵守什麼規則。比如在家裡玩的時候不要跳,以免影響樓下奶奶休息;比如在超市買好吃的要先付款才能吃;比如在商場等公共場合不能亂跑,要跟在家長身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耐心講解和提醒,在孩子能做到時及時鼓勵;在孩子做不到時不要喝斥打罵孩子,要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再次提醒和講解。

    在這裡有一個乾貨要分享,那就是正向積極的迴應孩子的需求。有些家長不善長理解孩子的需求,也不把孩子的話當成個事去對待,這樣的方式會影響孩子的表達和交流,也不利於孩子正常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只有家長在孩子能交流的時候就積極正向的交流,把孩子的話當成一件事情認真對待,才能使得孩子養成聽家長講話的好習慣。

    第三,在孩子3-6歲之間,孩子需要適應幼兒園的規則。

    適應幼兒園的規則要求,是入園以後對孩子基本的要求。有一些入園焦慮,是因為孩子的適應不良帶來的,所以建立交流的好習慣太重要了。

    第四,孩子6歲以上,聽老師的話。

    小孩子上了小學以後,嘴裡說的最多的就是:“我們老師說的……”這代表從家長要求到老師的規範,孩子進入了社會化的程序中。我們家長要幫孩子心中樹立老師和學校的可信、尊重的形象。

    在這裡舉個栗子,我家小孩入學以後,我抓住他們老師給全市的一年級語文老師講課改課的機會,對他說:“你們老師是全市最好的語文老師啦!你們學校的教學可真好。”孩子就記得:“媽媽,我的老師是全市最好的語文老師。”。到了小學二年級他們換了班主任老師,我又抓住他們老師每天早上教他們背古詩詞的行為,對他說:“你們老師真是最會教小孩子的語文老師了。”他自己說:“是啊,媽媽,等我們讀了初中以後,我們現在背的書到時候就不用費力氣背了,我們學習會輕鬆很多,我們都會學習特別好的。”

    親其師信其教,幫助老師樹立權威,幫助孩子願意追隨老師學習。是這個階段該做的事情,並非努力去教孩子,替代老師的角色幫孩子上學哈。當然我們該做的,是督促孩子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第五,孩子12歲以上,要支援孩子的成長節奏。

    孩子讀初中以後,在初一要幫助支援孩子更好的適應新學校和新的學習階段。其後要留意青春期孩子的逆反需求,把孩子的話,當成一件要做的事情,不要以為他還小就忽略這些豐富的意想不到的資訊來源。只有更懂孩子,才能獲得孩子的信服,家長的底線才能發揮有效作用。

    任何時候,家長都不要想著以暴力或者詛咒或者冷漠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如果孩子碰觸底線,可以打,但要保護他的安全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適合和老人一起看的影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