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孟想心理諮詢師
-
2 # 默心理
當你能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些心理問題的時候,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的成為心理疾病患者,你只是在正常人和患者之間徘徊著,心理疾病好比是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壞習慣,當你徹底習慣後你已經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了,或者說是很難再去改掉這個“毛病”。
所以當你有所察覺的時候就重視一下這個“毛病”,不要想著它可能帶來的壞處,要想著怎麼去戒掉這個“毛病”,與好朋友談心(多交流,探討),如果不能“自救”儘量尋求心理醫生來進行治療。別讓它成為了你看不見的一種習慣。
-
3 # 殿香縈繞
有的會知道,有的不會知道,這要看他們心理疾病嚴重的程度了,比如一些嚴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本不承認自己有病,拒絕吃藥,不配合治療,所以說他們是不知道自己病了,根本不認為自己有病。而很多有輕微心理疾病的人就能很清楚地判斷自己的狀態是不是病了,然後主動去醫院看醫生,主動買藥吃藥,積極治療。
-
4 # 曹文勝醫生
“人自己若有心理問題自己是否會知道”這個問題的大體可以分下面幾種情況來回答。第一種情況是精神病性障礙,代表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這個疾病的特點大多數有幻覺或妄想的臨床症狀,他們大多失去了現實檢驗的能力。舉一個例子,一個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他“聽到”一個聲音,也就是專業的術語“幻聽”,聲音命令他“跳下樓去”,他並不判斷這個聲音的來源和意義,而他會毫不猶豫的跳下樓去,用專業的術語說就是“無自知力”,這類病人不知自己有心理問題,但是別人幾乎都看出這個人“瘋了”。第二種情況心境障礙,代表疾病是雙相障礙和重型抑鬱症,這些疾病特點是病人一段時期心情興高采烈,亢奮,講話滔滔不絕,認為自己很有本事,各種不合實際計劃或者活動多等,一段時間又表現抑鬱,對於什麼也不敢興趣,感到活著沒意思,心煩意亂或嚴重想自殺等;或者整個病程只有不斷的抑鬱的症狀,而沒有興奮或話多的表現;這類疾病特點是反覆發作,但是一般有相對正常的間歇期,這類疾病特點是發病初期或間歇期一般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但是嚴重時,就不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了。第三種情況是神經症性障礙,代表疾病是強迫症和社交恐怖症等,病人自己大多知道自己的心理問題的表現,一般很痛苦,一般積極要求治療,或者說有自知力,但是外人往往不認為病人有什麼心理問題。第四種情況是人格障礙,代表疾病是邊緣人格障礙,這類疾病也是自己一般不知自己有心理問題,或認為自己只是性格或脾氣有一點問題,但是家人或外人會覺得病人有嚴重問題,如這個人脾氣不好等,家人或外人深受其苦。這類人格問題對於精神衛生專業人員也是很難診斷與治療的,很容易誤診,我就不多講了。大體心理問題可以分為這幾類,其中群體最大的就是神經症性障礙,也就是拉康所說的基本正常的人類精神結構,就不細談了,謝謝大家了
回覆列表
這是個好問題!
先談一個問題,學心理學的人和不學心理學的人,有和區別?
區別之一,學心理學的人並不是心理很健康很健康,完全沒有心理問題,而是,他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是什麼,對自己更加了解,遇到問題善於自我覺察,願意不斷成長。
不學心理學的人,自我覺察能力相對弱一些,不太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或者能意識到,但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作為普通人,有的人感覺自己有心理問題,願意主動尋求解決,渴望成長,這是好的來訪者,有自知力,做心理諮詢效果好。
而有的人明明生活一團糟,卻拒絕承認自己有問題,也不會尋求改變,這種不主動求助的來訪者,無自知力,嚴重的像精神病患者,做心理諮詢比較難。
總的來說,無論是否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在生活中遇到問題,只要有求助和改變的願望,他就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心理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