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晚楓63375

    我給友友們講一個關於《兩隻黃鸝鳴翠柳》的故事:清康熙年間朝中有一位號稱江南才子名叫李調元,自幼文才出眾,最善寫詩賦對,因此滿朝文官多與交往。有一次一位官員拿了他兒子寫的一篇文章想讓李調元評論一下寫的如何,當李看完後也沒說好壞,便提筆寫了兩句詩便是杜甫的: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位官員看到後以為是好評,便拿給康熙看,意思想讓皇上知道他兒子的文章得到了李調元的好評,當康熙看後不反失聲大笑,而後告訴他李調元的評語是說他兒子寫的文章是:不知所云,越扯越遠。所以說中國語言妙就在同樣一句話包含兩種或多種意思。

  • 2 # 荼蘼香晚

    一般來說,景語皆情語。“情”是詩歌核心,沒有情感,不能稱之為詩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的產生,不外乎感於物,感於事。

    感於物,如果僅僅用賦體的,就是所謂詠物詩,寫景詩,田園詩,大致可以歸類為白居易所言的“閒適詩”,大多是抒發作者寫詩之時“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情。大都不用過度詮釋,我尤其不喜歡動不動就是什麼“對祖國山河的讚美”無厘頭的生硬發揮。

    杜甫的這首絕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對東吳萬里船”,正是這樣的詩。若說包含什麼情感?那就是杜甫看到草廬四周之景物,對自家草廬環境的喜愛之情。

  • 3 # 趙先生110047856

    杜甫《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此詩是一首寫景詩。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猶如四副獨立的掛軸,並無關聯,但一經組合,竟成一副春歸圖,且呈現一派生機。在一派和煦的春日裡。杜甫的心情很好,面對著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寫成了這首千古佳作。

    上聯寫屋外所看到之景。嫩綠的柳枝上一對黃鸝在歡快地唱歌,悠遠的藍天上一行白鷺在自由地飛翔。場面歡愉,有聲有色。“鸝鳴翠柳”,成雙成對;白鷺翩翩,自然成行。姿勢優美,動感十足。黃,翠,白。青四種顏色在聯中同時出現,組織成一副絢麗多彩的畫面。而黃鸝的鳴叫則傳達出無比歡快的情感。

    下聯寫屋內所看到的景物。憑窗遠眺,西邊山嶺的千秋積雪歷歷在目,再向門外一瞥,遠下東吳的萬里行船就停泊在江邊。風清日麗,空氣清新;戰亂已平,回鄉有望。杜甫身居草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胸臆是何等的廣闊!

    四句景語兩兩相對,各成一聯,是此詩的特點之一;四句景語既各自獨立成景,又一以貫之構成一個統一的意境,是此詩的特點之二;四句景語隨著杜甫的視線的遊移又一一轉換畫面,完整地表達了杜甫這時複雜細微的內心活動和思鄉之情,是此詩的特點之三。我們可細心感悟。

  • 4 # 封護勝463

    "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要表達什麼?那就得先從杜甫的經歷說起。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又稱杜子美,杜拾遺,杜工部。河南鞏縣人(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後人都尊稱為"詩聖",與唐代詩人"詩仙"李白齊名,人稱"李杜詩篇萬古傳"。杜甫的生活歷盡艱辛,顛沛流離到處流浪。這首七絕,是杜甫結束了十幾年的漂泊生涯,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寫的。"

    "亮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其中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得是自然的風光,表達了作者的一個心情,詩講借物言情。風光這麼美,抒發了杜甫滿足的心情,因為不在流離了,對草堂的生活感到滿足。後兩句表達自己思念家鄉的情懷。

    總之這首詩很美,特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已成為一個膾炙人口的佳句,所以才流傳千古,現在還是婦幼皆知,朗朗上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嫁姑娘和娶兒媳心情不一樣?嫁姑娘是不捨的娶媳婦兒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