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旅行的里奧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據世界衛生組織稱,人類平均每天需要2200千卡的食物,以維持(或多或少)健康的生活。如今,瑞士人平均每天消耗3400大卡,在世界大戰期間它每天不到2800大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實際上發生了糧食危機,因為進口(佔食品總量的40%以上)下降了66%。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配給是一個訣竅,這個數字再次降低到每人每天2200大卡。

    然而在二戰期間,瑞士人又添加了一些其他的技巧:

    再次進行一些配給(但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少)將動物性食物的草地變成農作物供人類食用最主要是:將農業面積從18萬公頃增加到35萬公頃。不僅涉及農民,而且涉及所有人和所有人的後院,公園等。

    想一想,但你需要馬鈴薯的時候,誰還會需要足球場地踢足球?

    同樣的道理,戰爭期間,誰還需要劇院啊?

    所以他們是透過使用每一個小空間(私人花園,甚至公園)來種植土豆,小麥和玉米等食物,

    還有食物被分配,當然,你需要代金券購買食物。

  • 2 # 散星上尉

    瑞士是一個永久中立的國家國,並且是國際所承認的,它因為其獨特的軍事中立地位,還曾經確保國家免於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因為瑞士的中立,以至於二戰時期軸心國都簽訂協議約定不在瑞士境內開戰。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國家,如果在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只有兩種方式獲得食物:

    其一,自給自足,透過加大自己家的糧食種植面積和力度,就是我們所說的量變產生質變。在沒有戰事的環境中,不用擔心會被中斷。

    其二,可以向其他國家尋求幫助,我想既然全世界都可以承認它的中立國地位,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它會軍事用途!

  • 3 # 陳皮果子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瑞士不僅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了中立國地位,而且確實也度過了糧食補給的難關,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瑞士發生了至今最近的一次基本食量供應不足危機。這次危機發生在1916年至1918年,由於在這段時間絕大部分的注意力被放在了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注上,導致此次危機經常被忽略。這次供給危機的發生是世界大戰和天氣因素互相作用的結果。

    天氣因素是導致這次供應危機的直接原因,1916年開始是一個很短的小冰期,該年春天嚴寒,冰雪時間持續到了6月,然後緊接著是一個非常潮溼的夏季,比如在蘇黎世,整個夏天一共有56天是在降雨,然後緊接著又是1917年嚴寒的春季。

    這種惡劣的天氣組合導致歐洲最主要的食物土豆的大規模減產,僅在瑞士伯爾尼地區土豆產量在1916年比上年減少了39%。另一主要生活必需品奶製品也面臨供應窘迫的局面,畢竟由於這種大量積雪和降水的天氣導致大量草場腐化,牛奶供應量下降了60%。這種產量上的大規模遞減如果在和平時期還有平衡措施,但是當時英國海軍對歐洲大陸進行封鎖,德國則開始無限制潛艇戰,導致糧食海上輸入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供應上的窘境帶來的是基本物品價格的上漲,瑞士人當時幾乎要將60%的收入用於基本糧食的支援,而這一比例在當今僅為22%。另一個後果是,在此期間瑞士的在校學生身體發育明顯不如以前高大。

    為此,瑞士政府也採取了很多措施,以至於糧食耕作在瑞士是一個政府介入很深的領域。定額供應、提高產量、增加耕田以及直接提供購買基本生活物資的補助等措施均被採用,光補助一項就花費了70億瑞士法郎。這次天災和人禍的組合使得瑞士政府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在戰時保持和安排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瑞士供應穩定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透析一次多少錢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