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松風閣書法日講
-
2 # 鍾正7
筋,骨,肉,代表書法的形質和精神。古人研究書法審美的一種取向。“筋瘦”是精神,顯得有力。“豐肥”是秀麗,飽滿。彰顯外在“美”。詩人杜甫說:“書貴瘦硬方通神。”蒼老,骨韻兼擅方為上品。
筋,骨,肉,代表書法的形質和精神。古人研究書法審美的一種取向。“筋瘦”是精神,顯得有力。“豐肥”是秀麗,飽滿。彰顯外在“美”。詩人杜甫說:“書貴瘦硬方通神。”蒼老,骨韻兼擅方為上品。
不是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書法就應該如此的問題。或者說自書法誕生以來,就已經存在這兩種風格的對立了。
一、書法自覺和王羲之
中國書法誕生很早。早期的甲骨文和篆文就有書法的意味。但是那個時候他們的書寫只是書寫而已,還沒有明確的書法意識。
真正具有書法意識的時期,是魏晉書法。魏晉時期文人的自覺催生了很多藝術的繁榮。書法就是其中之一。魏晉時期文人品評藝術、人品,探討宇宙天地萬物的哲理妙趣,也是他們自覺意識的表現。
在這一方面,這一時期書法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羲之以世家大族貴族書法為基本樣式,融合前代書法家書法傳統,創作出了專屬於當時貴族文人的秀雅清健的書法藝術。
而據相關史料考證表明,魏晉時期曾經流行過“偽娘之氣”,這些習氣雖然以今天眼光來看實在是難以為主流所接受,但是魏晉時期那些張揚個性、提倡解放的社會氛圍是後代難以超越的。而且社會主流審美價值也是以秀雅為主,偏向於陰柔之美。
這些風格如果掌握恰當準確,就會形成王羲之那樣的秀雅而又剛健的書法風格。但是稍微加強一點,這些所謂的秀雅風格便是柔媚無骨了。但是,上述的審美風格到底有沒有對錯之分?好壞之分?我認為是沒有的,只有人的喜好和取捨上的一個分別。但是就目前主流觀點來看,我們仍然是欣賞那些既有秀雅一面,又有剛健一面的書法,在剛與柔、陰與陽之間可以達到完美平衡的書法。
因此,王羲之的書法實在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個平衡點。他秀雅的一面為後世所繼承並不斷髮揚光大,成為帖學主流風格之一。
而一種秀雅的風格,在具體書法的表現上,即瘦細的風格。
二、王羲之秀雅風格的進一步深化
王羲之之後,這種秀雅風格逐漸發展而成為另一種傾向,即這種秀雅風格的強化,向更加瘦硬、更加雅緻的一面發展,即瘦硬奇崛或者秀雅柔美。比如元朝趙孟頫的書法,就是典型的秀雅柔美。
而唐朝的歐陽詢和柳公權,在楷書上繼承了王羲之這一書法特色,使得書法硬朗奇崛。
三、另闢蹊徑和顏真卿
王羲之是一個平衡點,就王羲之這一派書法的發展而言,大部分人都往他書法秀雅的一面發展。但是唐代顏真卿卻反其道而行之,於王羲之秀雅的風格之外,自立出來了和王羲之及其帖學傳承人們不同的書法面貌。
我認為從風格創新上我們怎麼樣的誇讚顏真卿都毫不為過,他的確是一位偉大的書法家。因為,在此之前和在此以後,再也沒有一位書法家的身份可以擺脫的了他們這兩種身份風格的影響了。
即,要麼他的書法和顏真卿的一樣,屬於豐腴的,要麼他的書法和王羲之一樣,秀美靜雅,或者他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的。
而中國書法風格的成熟定性,應該就從此完成了。後代書法家的書法創作實踐,無不是在此基礎上的創作。
所以,對於這兩種風格而言,他們都是中國書法風格中最基本、最根本的存在,應該為我們所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