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
2 # 小農陶夫
傳承和創新應該是先後的關係,那麼我們經常說傳承,那主要傳承些什麼東西呢?
每一門手藝的發展都會行成一種文化,我們首先需要傳承的是工藝,技術,最主要是把每一門手藝的精神文化傳承下來。
沒有創新的傳承只是為了傳承而傳承,要想一門手藝有生命力,創新是很重要的,除了工藝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結合,結合時代,在不同時代同一中手藝應該是有不同的面貌出現。
傳統是根基,創新是持久迸發時代生命力的能源。對於每一項傳統手藝來說,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傳承。以下兩個關於傳統手藝傳承創新的例子可以說明:
每年農曆七月七“乞巧節”,廣州番禺的一些村鎮依然保留“拜七姐”的風俗,家家戶戶趕製乞巧貢案,陳列祠堂喜迎七夕佳節。而在番禺區化龍鎮潭山村、石碁鎮凌邊村,不但多年來製作了數千個乞巧公仔,還透過創新乞巧製作方式與主題,舉行乞巧文化節、打造乞巧文化藝術村,把乞巧傳承得有“有聲有色”。
八旬“巧男”30多年匠心不改廣州的乞巧文化淵源流長,過去制乞巧多是婦女,而化龍鎮潭山村卻有“巧男”許冠其,從事乞巧公仔製作已有30多年,製作數千個作品,成了番禺區的“乞巧非遺傳承人”。
“我在1931年農曆七月七出生,別人都說我天生註定做乞巧。”近日,記者在化龍鎮潭山村浩明藝社見到“巧男”許冠其,今年已經87歲的許冠其,笑著說起自己與乞巧的緣分。原來,“乞巧節”過去多是由村中的“自梳女”發起。但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自梳女”紛紛老去,潭山乞巧也就逐漸式微。見此情景,本身就對乞巧文化深感興趣的他,痛惜傳統工藝的流失,於是多次到周邊村鎮“取經學習”別人製作的乞巧工藝。
30多年來,許冠其不斷刻苦鑽研、大膽創新,積累了“新(主題新穎)、奇(造型奇特)、精(製作精巧)、明(色彩明快)”的特色。在過去,乞巧主題多表現戲劇、神話故事,其叔巧妙地引入時代元素。如2015年,名為《航空母艦》乞巧也他被擺上貢案,待發的飛機、雄壯的海軍,整個乞巧十分吸引眼球。
夫妻搭檔制“動感”乞巧公仔“凌邊乞巧”是番禺區民間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早在清朝時期,番禺區石碁鎮凌邊村的“七夕”就由各家各戶自辦,姐妹們就互訪品評觀摩,成為村民口中“熱鬧大過年”的盛事。
凌邊村乞巧傳承人凌廣聰介紹,今年乞巧節主會場面積達400平方米,同時,凌邊第四、五、八生產隊也將在祠堂進行作品展示及拜七姐活動,合計展出近400個乞巧公仔。此外,適逢“三年一大搞”傳統,凌邊村還將在8月17日上午舉行第三屆乞巧文化節開幕式及巡遊。
作為凌邊村唯一的“巧男”凌廣聰,雖然沒有學過機械動力的相關知識,但經過不斷探索嘗試,成功讓乞巧“動起來”,成了凌邊乞巧的一大特色,如今運用機械動力的乞巧精品已達10版。
原來,2008年退休的凌廣聰,逐漸被妻子曾秀妃專注了二十餘年的乞巧手藝所吸引,激發了創作熱情。為了讓乞巧公仔看起來更“盞鬼”,凌廣聰創造性地在傳統田園風光題材裡,引入了機械動力裝置——一按開關,以《勤耕不輟稻穀香》為主題的乞巧公仔們,就會模擬出從耕田、車水到插秧打穀的勞動過程,並附有聲音和燈光,生動有趣。
因此,平時妃姐負責做公仔與衣服,聰叔則負責製作房子、背景裝飾與機械動作,每年都能設計出新作品。六年來,這對“巧手夫妻”完成的作品達到六、七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