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家長們在對待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會出言呵斥,但是,你知道這樣的話語有可能會產生反作用嗎?人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棍棒下成長的孩子在心理上是會出現障礙的。那麼,作為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專家們針對普遍存在的五個問題分別提出的對策,必能 讓你的孩子聽招呼,負責任。孩子發生小意外不要說:“你怎麼老是這樣?真笨!” 不妨說:“好好想想現在該怎麼辦?”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小意外(從灑了牛奶到損壞了玩具)關係到孩子對父母的親密與疏遠與否,信任與反感。家庭精 神治療家、《自律》一書的作者內爾森說:有時家長免不了要罵孩子,奪過孩子的卡通畫,或是不幫他們倒牛奶,可是這種嚴厲的行為難以令孩子變得更加小心謹 慎。如果對孩子大聲斥令“馬上清理乾淨!”這種清理似乎更像是懲罰,而不是孩子對自己行為理應承擔的責任。讓孩子也參與對問題的解決至關重要,無需責備, 只需讓他知道問題需要解決。孩子弄亂房間不要說:“趕快收拾好房間,不然不客氣!”不妨說:“快(或是十分鐘內)把房間收拾好,為你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家長們往往對孩子空發威脅,難以觸及孩子的改過之心,結果很快使威脅演變 為一場家長與孩子間意志的較量。《說不的孩子》一書的作者傑米·溫德爾說,“不要給孩子最後通牒,不妨對孩子說: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擺放整齊,你的房間會 更漂亮!”孩子早晨睡懶覺不要說:“起床!再不起來就別指望還會有人叫你。”不妨說:“早上好,已經7點了,現在該是你幹什麼的時候了?”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長出門牙前一直都需要哄著才肯起床,他 們自然便從經驗中判斷,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哄他們起床。“嘮叨不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內爾森說。禮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時的忙亂。比如,前一 天晚上就教孩子把乾淨衣服準備好,把書本裝進書包;給孩子買個鬧鐘,讓他自己學著定時間。讓孩子決定好自己該做些什麼而不是要讓孩子做些什麼。告訴孩子如果錯過了公交車或校巴,你不會開車送他上學。當然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學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孩子不肯獨立完成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懶?自己多動動腦筋!”不妨說:“這是你的作業,我相信你會有辦法的。”“許多家庭裡,一提到作業,孩子就頭疼,有的甚至放鬆功課,此時給予孩子太多幫助,反而會幫倒忙,應儘量讓孩子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子有方》一書的作 者史維亞·雷姆指出,首先,讓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確規定一個學習制度,並給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遠離兄弟姐妹的吵鬧聲,遠離電視。孩子寫作業時,不 要在他身邊轉個不停,這會助長他的依賴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時,可適當給予指導,然後走開或坐到一邊。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寫作業,那樣只能導致他不學無術。 要讓寫作業成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規。孩子不願做家務不要說:“什麼時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該為家裡做點事情呢?”不妨說:“你得把碗筷擺好,我才開飯。”讓孩子們認真乾點家務可能會遭到拒絕。不妨向孩子們明 確規定,什麼時間由誰做什麼事。讓孩子們參與制作一張職責表,然後張貼起來,如果有誰沒完成任務,就讓吃點小苦頭,作為給他的一次教訓。比如,孩子不肯擺 碗筷,就不讓他吃晚飯。態度要堅決,即使讓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孩子如果又把髒衣服隨地亂放,這時,不要叫嚷著讓他把衣服撿起來,只給他洗放到洗衣房的 衣服。如果女兒想穿那件她最愛穿的襯衫時,發現它是髒的,她自然就會懂得該怎麼做了。
生活中,家長們在對待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往往都會出言呵斥,但是,你知道這樣的話語有可能會產生反作用嗎?人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事實並不是這樣,棍棒下成長的孩子在心理上是會出現障礙的。那麼,作為家長,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專家們針對普遍存在的五個問題分別提出的對策,必能 讓你的孩子聽招呼,負責任。孩子發生小意外不要說:“你怎麼老是這樣?真笨!” 不妨說:“好好想想現在該怎麼辦?”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小意外(從灑了牛奶到損壞了玩具)關係到孩子對父母的親密與疏遠與否,信任與反感。家庭精 神治療家、《自律》一書的作者內爾森說:有時家長免不了要罵孩子,奪過孩子的卡通畫,或是不幫他們倒牛奶,可是這種嚴厲的行為難以令孩子變得更加小心謹 慎。如果對孩子大聲斥令“馬上清理乾淨!”這種清理似乎更像是懲罰,而不是孩子對自己行為理應承擔的責任。讓孩子也參與對問題的解決至關重要,無需責備, 只需讓他知道問題需要解決。孩子弄亂房間不要說:“趕快收拾好房間,不然不客氣!”不妨說:“快(或是十分鐘內)把房間收拾好,為你的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家長們往往對孩子空發威脅,難以觸及孩子的改過之心,結果很快使威脅演變 為一場家長與孩子間意志的較量。《說不的孩子》一書的作者傑米·溫德爾說,“不要給孩子最後通牒,不妨對孩子說:如果玩具和衣服都擺放整齊,你的房間會 更漂亮!”孩子早晨睡懶覺不要說:“起床!再不起來就別指望還會有人叫你。”不妨說:“早上好,已經7點了,現在該是你幹什麼的時候了?”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為孩子承擔了太多的責任。孩子在長出門牙前一直都需要哄著才肯起床,他 們自然便從經驗中判斷,父母還會一如既往地哄他們起床。“嘮叨不會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內爾森說。禮拜天,教教孩子如何克服早上起床時的忙亂。比如,前一 天晚上就教孩子把乾淨衣服準備好,把書本裝進書包;給孩子買個鬧鐘,讓他自己學著定時間。讓孩子決定好自己該做些什麼而不是要讓孩子做些什麼。告訴孩子如果錯過了公交車或校巴,你不會開車送他上學。當然這一招只有孩子能步行上學或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方可奏效。孩子不肯獨立完成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懶?自己多動動腦筋!”不妨說:“這是你的作業,我相信你會有辦法的。”“許多家庭裡,一提到作業,孩子就頭疼,有的甚至放鬆功課,此時給予孩子太多幫助,反而會幫倒忙,應儘量讓孩子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子有方》一書的作 者史維亞·雷姆指出,首先,讓他知道你相信他的能力,明確規定一個學習制度,並給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遠離兄弟姐妹的吵鬧聲,遠離電視。孩子寫作業時,不 要在他身邊轉個不停,這會助長他的依賴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時,可適當給予指導,然後走開或坐到一邊。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寫作業,那樣只能導致他不學無術。 要讓寫作業成為孩子每天的例行常規。孩子不願做家務不要說:“什麼時候你才能懂得,你也該為家裡做點事情呢?”不妨說:“你得把碗筷擺好,我才開飯。”讓孩子們認真乾點家務可能會遭到拒絕。不妨向孩子們明 確規定,什麼時間由誰做什麼事。讓孩子們參與制作一張職責表,然後張貼起來,如果有誰沒完成任務,就讓吃點小苦頭,作為給他的一次教訓。比如,孩子不肯擺 碗筷,就不讓他吃晚飯。態度要堅決,即使讓孩子餓著肚子上床睡覺。孩子如果又把髒衣服隨地亂放,這時,不要叫嚷著讓他把衣服撿起來,只給他洗放到洗衣房的 衣服。如果女兒想穿那件她最愛穿的襯衫時,發現它是髒的,她自然就會懂得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