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在探房
-
2 # 山東樓市
前斷時間一張圖片火了,這張圖出自國內知名房地產專家孟祥遠做的主題演講。“一生四宅,美好未來”——人的一生要有4套房子:
第一套——自住
在華人的傳統觀念裡,有了房子便是有了家。而人生第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在現代社會里有了新的定義,即剛需,那是滿足自己基本居住需求的。
90方兩室兩廳一衛
常見的就是90㎡左右的小戶型,從早幾年的兩室兩廳一衛,到近幾年的三室兩廳一衛,甚至兩衛,產品越來越功能化,人性化。這個面積段也見證了一對對小夫妻的愛情,記錄了一家三口的甜蜜瞬間,屋子不大,卻是最溫馨的避風港。
第二套——改善
更好的學區,更優的地段,更優質的品質,更豐富的配套,更大的居住空間,其實改善需求時時刻刻在發生變化,尤其當二胎降臨,曾經的小剛需顯然不足以容納一家四口了,於是改善型購房便提上了日程。
135方四室兩廳兩衛
放眼當前的樓市,改善型的三房兩廳兩衛或者四房兩廳兩衛越來越被市場認可,從120㎡-140㎡,從三開間朝南到四開間超大面寬,產品力確實讓居住更加舒適,那便是生活有了新的開始。
第三套——收租
雖然國家三令五申“房住不炒”,可是如果能過上每天躺著就有錢收的包租公包租婆生活,我想也沒人抗拒吧。
51方LOFT戶型
第四套——情懷
最後一套房子,滿足自己的情懷,當年的語文課本告訴我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情畫意,於是便有了對“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的嚮往。
關於情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境界和和嚮往,不管是迴歸山野的歸園田居,抑或落霞與孤鶩齊飛的亭臺樓閣不在大小,只在心境,那也是關於生活的最高追求了吧。
從剛需到改善,直到最後的情懷,人生四宅其實便是有關美好人生各個階段的縮影,也可以是人生的奮鬥目標和規劃,或許正是有關買房的心路歷程讓這“四套房”變成了一種最恰當的總結,然後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共鳴。
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有了房子就有了家。要有4套房,人生才完美。第一套:自住,第二套:改善,第三套:收租,第四套:情懷。您是怎麼理解的?
回覆列表
在房產投資圈裡,比的不是房子,而是看誰的房產證重。而作為普通家庭,擁有四套房子,是比較理想的。
1、第一套房,居者有其屋人們常把第一套房子稱作為剛需房,這套房子是一個家庭生活的必須。這一套房子的選擇,大家往往會根據家庭成員、家庭的承受能力及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來認真地選擇。
2、第二套房,父母養老房當我們生活條件提高了,手裡有錢了,肯定會給父母換個房子,儘量會選擇離自己居住地比較近的地段,這樣互相能有照應,也能盡孝。
3、第三套房,確定有投資回報的房子前兩套房子可以說是房子的居住屬性,而作為商品房肯定是有商品的屬性,流通的物品就有買賣和投資的屬性。選擇這一套房子,本人認為,要能確定該房子在近5年左右能為自己帶來確定的回報,所以選擇該房子的時候不能選擇太郊野,要選擇在5年左右能有商業、能通地鐵或者有好學校這一類的房產。
4、第四套房,看願景的房子當我們有了一套投資回報比較確定的房子後,我們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買一套願景好的房子,即5年以上10年左右能看到規劃落地的房產。這一類房產,往往需要用時間換空間,需要等待,具有較高的風險性,但是願景一旦落地,往往投資回報率會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