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航解說老子

    老子說不尚賢,會導致民不爭,並沒有說應該怎麼做。管理者根據具體情況,在需要民爭的時候尚賢,需要民不爭的時候不尚賢。

  • 2 # 本然堂講席

    樓主好!你有此疑,可能是沒看懂老子在《道德經》首章裡,對“道、無、有”三字關係宣說的隱義導致的。下面以此為支點,簡析幾句,供參考。

    【1,“賢”的秘義】

    經文裡的“賢”幾乎都是老子說的矛盾的一極,是與“凡”相對立存在的概念,而不是常說的“聖賢”之義,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換言之,見到經文的“賢”,應馬上悟到老子在說“道”,不是在說“人”。因“道”無形,與人的言語和思維無關,若要啟發人悟道,必須透過說人的感官能察覺的“有”,藉助“有”表達“道”的可知性、終極制衡性和價值性------這就是老子談“賢”的根本原因,即借“有”說“無”、借“有”說“道”的總邏輯,自然借“說賢”表達“說道”的目的,也是其中之一。

    【2,“賢與凡”構成的矛盾兩極,都叫做“有”。】

    “賢和凡”是人悟道程度的兩種對立狀態,悟者為“賢”,不悟者為“凡”。認識這兩種人,都是透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叫六根)”實現的。同理,人的六根所及的一切,都統稱為“有”。因此,老子說的“不尚賢”也指“不趨向矛盾的兩極”之義,也指“不趨向‘有’”之義。為何?“道”天然常在“中”態,遠離“兩極”,自然“不尚賢”也就是“在道、在中”的同義語。

    【3,人為何不能“尚賢”?】

    明白上面含義,就知“賢和凡”都是人背離“道”的極態、不平衡態、不正常態,根據“道制衡和調和萬物”的原理可知,“一般意義上的賢人”都將被“道”暗中抑制,不能遂願和施展抱負,生命多艱,難有安樂,易陷痛苦。同理,“凡態”的人也如此。“道”的執行機制為何必須如此抹平矛盾性、化解對立性?是因為萬物都從“道”中生,“道”是萬物的父母,萬物都是“道”的化身,永遠平等、一體和不可分離;只要萬物處在兩極態,就與無處不在的“道”和無形的“道性”相背,必然被“道”所制。同理,人共有一個無上圓滿的“道性和道體”,彼此是絕對平等的,在本質上不存在“誰是賢、誰是凡”的差別性和矛盾性。只要領悟到這層真理,將見不到“誰是賢、誰是凡”,見不到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互異性,這才是真理!反之,人若“尚賢”,就生起了矛盾心、差別心和不平等心,也就無法“證道”,常被“道”制衡,總在迷惑中。所以,“不尚賢”也是“悟道”的同義詞。

    【4,對“不尚賢”的常見誤解】

    主要是三類:(1)解讀為“不尚賢=不尊賢”。其實,“不尚賢”就是“悟道、證道”,也指“修得最高智慧”的意思,與是否尊奉和依止聖賢者,毫無關係,即“不尚賢”不指人的態度,而指人的智慧狀態。(2)解讀為“不尚賢=不作賢”。其實,能悟道者叫聖賢,不能悟道者叫凡夫,老子全經都在教人證道作聖賢,豈能反對“作聖賢”?(3)解讀為“不尚賢=無視賢”。其實,老子的“不尚賢”也指人心的狀態,也就是具有“道心”、具足“平等心”的意思,是智慧心的狀態,也與人的態度無關。明白這三個謬誤,就知道“不尚賢”也不指“不要榜樣和目標”,而是“既不高看、也不輕視”的、悟道後“內心能絕對平等於一切的智慧心、平等心”。換言之,“不尚賢”就是“人不要趨向極端、常在中道”的智慧觀,與人的志向和理想無關,與“是否立標杆”的具體處事標準無關。

    總之,老子說的“不尚賢”是經文的秘語之一,引申義指“悟道、不要在矛盾兩極、遠離‘有’”等多個含義,都暗喻“道慧和修道的方法”,而不指對聖賢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小巧卻十分有用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