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宙V往事
-
2 # 清明的星空
移民火星,一直是人類的美好願望,前段時間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用世界現役最強大 重型運載火箭“獵鷹重型”把一輛紅色特斯拉電動跑車送上了飛往火星的征程。引 起了又一輪關於移民火星的討論。但要實現移民火星這個願望可並不像科幻電影或 小說中那麼容易。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還是很多的。 先簡單瞭解下火星的基本情況,與地球比,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 ,引力是地球的40%左右,就是說你在地球上是一百斤,到了火星上就不到四十斤 了(再也不用擔心減肥了)。最重要的是大氣成分,火星大氣十分稀薄,二氧化碳 佔了95.3%,氧氣不到0.15%,火星之上的大氣壓只有地表大氣壓的百分之一。所以 說,火星環境的“友好”只是相對的。 而移民火星和登陸火星是完全兩個概念,工程量和麵臨的困難不是一個級別的。主 要面臨的困難首先是長時間旅程對移民的心理影響,因為火星離地球最近也有5400 萬公里,以現有的技術單程也要7個多月,不要說可以進行冬眠之類的,這個技術 估計登陸火星後也難以實現。第二就是要解決在火星上長期生存的問題,先期移民 只能生活在生活艙內,如何在火星的環境下實現自給自足是個很大的問題,電影《 火星救援》中的場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至少火星的土壤是和地球比較像的,就是 不含微生物,得慢慢改造。第三就是對環境的改造問題,先期移民的主要任務就是 面對改造火星環境,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水資源並不多。其方案是,想法在大 氣中增加適合適量的氣體(如溫室氣體和適合生物生存的氣體),增加地表溫度與 氣壓,使火星上水冰融化為液態水,再透過植物的光合作用,讓大氣中的含氧量慢 慢提高;大規模溶解地下凍土層,再把水引至地表,逐步形成水圈;還應計劃在太 空中架設巨大反射或折射鏡群,讓更多Sunny反射至火星表面;散佈固沙菌類、植物 ,防止沙暴發生,進而生成土壤,擴大居住地。這使得改造火星的土壤,大氣變成 一件十分漫長的工程,可能要花費幾代人的時間。 所以說,火星移民在現有的技術論證上是可行的,但面臨的困難也是巨大的,現在 我們還沒有把任何一個人送到火星上,至於火星移民工程在沒有面臨可預見的危險 前估計程序不會太快。
回覆列表
NASA、歐洲航天局、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的航天機構,以及私人企業Space X都有發射載人飛船前往火星的計劃,荷蘭企業家還發起籌建火星殖民地的“MarsOne”計劃,選拔數十名不怕死的先驅者。
這些計劃的時間大致定在2030年前後,屬於科學探索性質,和真正殖民火星有很大區別。
那麼火星環境到底惡劣到什麼程度呢?讓我們仔細盤點一下!
溫度:白天火星赤道地區的溫度有20℃,但夜間最低溫度可達-70℃。
重力:火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40%,微重力環境對人體的傷害極大,研究表明,零重力環境中,人體每週損失5%的肌肉質量,每月損失1%的骨密度。
大氣: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達95%。
磁場:缺乏強大磁場的保護,火星定居者將直接面對致命的宇宙輻射。據測算,火星軌道上空的輻射強度是國際空間站的2.5倍。
實際上,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曾評估過“MarsOne”計劃,結果並不樂觀。預計第一批登陸火星的宇航員頂多堅持68天,隨後就因為飢餓、脫水和窒息而相繼死亡。
所以,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殖民火星註定困難重重,除非能對火星的環境進行大規模改造,改變火星的土壤和大氣成分,實現人造重力,甚至再造火星磁場——徹底將火星變為第二個地球。
以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這一切或許在未來都可以實現,但將是一個極為漫長而艱苦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