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唱搖滾的DOS
-
2 # 語文360
朱允炆即位後,為了穩固政權,開始削藩,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於1402年攻下南京。
朱允炆還有一支秘密部隊,就是沐英統帥的沐家軍。
沐英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戰功,洪武十四年,沐英率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並把守明朝的西南邊疆。
朱允炆的實力遠大於朱棣,但耿炳文和李景隆敗的太快,沐家軍火速來援也來不及了。
沐家軍守護西南邊疆,朱允炆錯誤的估計了當時的形勢,導致最後的失敗。
-
3 # 愛看愛思考
朱棣首先在北平造反的,隨即就遭到了建文帝朱允文的殘酷鎮壓。但是,在北平附近的戰鬥最後是以朱棣獲得了最後的勝利而告終結。這時靖難戰爭的主動權轉移到了朱棣的手裡,朱棣隨後向山東省進軍。但是,在山東遭到了強力的阻擊。雖然說,最後朱棣還是拿下了山東省,但是,這樣的對等消耗的戰爭?確不是朱棣想要的。於是朱棣假借在山東修整部隊,另出奇兵直搗黃龍,拿下了江北的重地鎮江。隨即兵過長江圍困起來南京城。最後又在內應的幫助之下,打開了南京城的城門。使朱棣大獲全勝,並且最終當上了大明永樂皇帝。
公元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放牛娃朱元璋駕崩,從他的名字來看很有文化啊,原來是義父給取的名,一定不是他爹,他爹叫朱五四。先不管老朱是不是放過牛,關鍵是太子朱標,皇后馬大腳之親生大兒子,小朱豬也算爭氣,從小學習儒家經典、陳朱理學,早教很好,棋琴書畫詩酒茶樣樣皆通,這孩子越來越仁慈寬厚,待人接物頗得人心,在諸王中威信甚高,按理朱二世非他莫屬,只可惜沒多讀《黃帝內經》,或許縱慾過度,視察一趟陝西,居然風寒而亡。千萬別學朱標,以為誠實就可以不變應萬變。這誰來當皇帝呢,長子即位,可長子已死,長孫朱允炆似乎是天生的繼任者,少年天子的確成了皇帝,為保江山,得削蕃王,這一開始就埋下了朱棣選擇叛亂的緣由。
看朱棣這鬍鬚就不同尋常,個性十足,分成三部分,牛老了去了,筆者也學不來。說到朱棣發起的靖難之變,是朱元璋導演的作品,功臣盡誅,兒子們封王,讓太子朱標的兒子當皇帝,叔叔哪可能服氣呢,更何況是晚輩即位,讓叔叔給侄子磕頭,這是個叔叔都受不了,何況朱允炆長成了這樣的:這是典型的慫人長相, 與很多娘娘腔男名星有一拼,可惜當年沒電視劇這玩意兒。有一位功臣老朱沒捨得奪其命,就是八歲即收為乾兒子的沐英,他12歲就隨老朱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開國後第十四年,也就是第三個五年計劃末年,沐英率三十萬大軍遠征雲南,平定後就一直鎮守著西南疆土。而朱棣起兵時,這應叫兄弟的沐英已不在人世,自視英雄的沐家相信正統,沒把朱棣這番王起事當回大事。
朝廷的官員們都私下下賭注,由一家叫舵爺的商家操盤,賭朱棣輸的人實在太多,賭他贏的賠率1:1000,但朱棣活生生的贏了,得了天下,小朱到現在墓有何方都不知了一一一。朱棣為何戰勝,待斜槓道長慢慢道來,話說朱元彰為讓自己喜愛的孫子朱允炆順利上位,製造了一系列的謀反冤案,比如胡惟庸、藍玉案等,這的確也奇怪,太子死了,非得弄孫子上臺,置兒子們何處?況且朱棣這能力幾何老朱應該是知道的,都是兒子,再立個太子為何不可,非得立孫子,這不麻煩就來了。
這朱允炆也傳承子老爸的特質,就是宅心仁厚,按理說,老實人做不得皇上,他偏要這樣,大臣說削藩他真聽了並實施,這燕王朱棣豈是善茬,不反是不可能的。“清君側”是個絕妙的理由,歷史上演繹過無數回,朱棣身經百戰,知道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正統皇上派的是耿炳文、李景隆這類有職位不將兵的大將出馬,自然比不了朱棣這老江湖。老首長來了,何必抵抗,都是老朱家的江山,誰當皇帝不一樣,好歹跟朱棣當初打江山時他對我們不薄,他要上位,估計咱的好處更大些,何苦以命相搏!降成一片,自動自發。
就這樣勢如破竹,如閃電戰般朱棣各路大軍集合於南京城下,而遠在雲南的沐家30萬忠於朱允炆的軍隊根本沒機會去遠水救近火。回頭看當年日本軍隊強攻南京造成舉世慘烈的南京大屠殺估計借鑑了此役,不同的是川軍雖然內戰內行,面對小日本時卻不惜代價,打出“無川不軍”的強大戰力,正所謂國難當頭,馬革裹屍。當然朱棣上臺成了明成祖,永樂大帝沒愧對名份,功勳卓著,那是後話,在此不再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