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時代聊程式設計
-
2 # 雅格布jacob
H5、App、小程式三大渠道的區別在充分了解增長之前,我認為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目前三大增長渠道的區別(H5、App、小程式),包括很多產品、運營、推廣過的同學們,其實很多人對這三個渠道的應用,還是比較模糊的。H5H5全稱是HTML5,你甚至可以不用知道任何其他關於它的解釋,你只需要知道這不是一項技術,而是一項標準,瀏覽器就是透過解碼HTML,把網頁的內容顯示出來,它是最初網際網路興起的基石。H5頁面最大的優點就是跨平臺相容性強、開發速度快、成本低,而且對開發的技術成本要求也低,可以說是一種很靈活的解決辦法。對於使用者來說,它的使用成本很低,只要在有瀏覽器的情況下,就能無差別訪問但它的缺點也是很致命的,網路環境不好時,使用者體驗很差,執行速度比較慢,而且無法儲存本地的使用者資料,很難去有針對性的地做留存。所以現在的H5頁面,大多數用作一些一次性的站內活動落地頁,站外的投放的活動等。還有一些App的功能,如果短期迭代較為頻繁,也會選擇先用H5頁做過渡。AppApp是指應用程式,Application的縮寫,現在一般特指手機軟體,而軟體的執行會依賴於手機的作業系統,目前主流系統分兩種:蘋果的iOS、谷歌的Android。App頁面也稱之為原生頁面,優缺點剛好和H5相反,原生頁面的互動體驗是最流暢的,執行速度是三者裡面最快的,而且app能更有有效地利用移動硬體裝置的底層功能,如攝像頭、麥克風之類的。它的流暢度和體驗是H5和小程式無法媲美的,但它的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卻是令人困擾的。每一次的迭代最佳化,都需要發版和提審,經過應用商店的審批才能釋出下載。一套方案一般同時做兩個版本,安卓的還需要根據不同商店提供不同的版本包。其次使用者的使用成本極高,需要手動下載安裝,還要透過四五個許可權攔截的篩選。但使用者一旦下載,只要產品對使用者有價值,一般不會輕易棄用,留存效果較好。小程式小程式通常都是指微信的小程式,它不需要下載安裝,在微信裡透過掃一掃和搜一下即可開啟應用使用,先開放註冊的主體型別有:企業、政府、媒體和個人等。小程式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中和App和H5的優勢和劣勢,更好地取長補短。在相容性方面,小程式是不需要考慮的,只要相容微信的手機系統,小程式就能無縫相容,在微信的生態圈裡面,小程式的使用者使用成本極低,很多時候小程式的拉新,只需要一個授權,所有的使用者資訊就同步過去了,因為微信在前期已經收集過這些使用者的資訊了。其次,小程式的互動體驗,雖然說略遜色於App,但確實比H5頁面好太多,同時還支援呼叫手機硬體功能。總結一下,每個渠道各自適應什麼樣的產品:如果對使用場景和體驗有追求的中高頻產品,以及需要承載很多私人資訊的產品,尤其是社交、社群、金融類的產品,更適合用App來承載。如果對效率、時效性比較看中的工具類產品,且私人屬性較少、活動屬性偏強的產品,尤其是外賣、電商、搜尋、查詢等的產品,更適合用小程式來承載。至於H5,就是用來輔助App和小程式的,不足以用來承載一個產品。上面這些就是三大獲客渠道的區別。當你熟知了這些渠道的差異後,很多時候,你可以自行判斷在什麼情況下,適合用什麼方式去有效獲客了。還有一個更直觀的表格對比,我放在了星球「選擇大於努力」上,搜尋#產品技術#這個標籤,就能找到。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從事IT行業8年多了,包含架構設計及核心程式碼開發經驗。根據你的問題,你可能不是屬於一個IT行業或對IT行業瞭解不多的人,我來用通俗的語言給你解釋下這3者的區別。
三者對應三個不同的應用場景,一起來看看:
希望以上的回答可以幫助你初步瞭解這三者的概念和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