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道好個一
-
2 # 馬文的成長鋪子
收藏了好久,今天也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一、先看看宏觀上的情況,
我找到2017年中國社科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共同釋出的《社會藍皮書:2017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裡面資料指出:
該報告透過近五年跟蹤調查,分析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分佈狀況。在2011至2015屆大學畢業生工作對口率有小幅上升,由原來的64%提高到66%,畢業生工作的專業相關度仍有待提高。
本科畢業生專業對口率明顯高於專科畢業生。在本科畢業生中,其中醫學專業最高,達到95%;工學與教育學專業次之,為71%;再次是管理學、文學、經濟學和法學專業,處於60%—69%區間;理學、農學和歷史學專業相對較低。專科畢業生中,醫藥衛生類專業對口率最高,達到89%;材料與能源大類專業次之,為74%;再次是土建、交通運輸、文化教育、生化與藥品、藝術設計傳媒、資源開發與測繪等大類專業,處於60%—69%區間;農林牧漁、財經、製造、環保氣象與安全、電子資訊、旅遊、輕紡食品、公共事業等大類專業相對較低,均在60%以下。
二、針對個人情況:專業對口不重要
其實針對於大學生而言,學校帶給你的專業課程上面的能力只是一部分,甚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眼界、格局和能力。這種更多都是軟性的,是通用的。
對大部分企業來講,招聘應屆生的目的也並不是指望你們立即上手有所產出。
再次科普下企業招聘,有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社會招聘更多的是看重經驗,即來到公司就能有產出;校園招聘更多的是看重有潛力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作為公司下一梯隊的人才培養。
因此更多的是看重學生的軟效能力:比如學習能力,比如邏輯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
如果你想跨專業找工作,只要看是否具備這些能力即可。
另外,現在時代發展很快,學校專業的開設要響應社會的需求,但學校發展總是有滯後性的。比如說現在很多工作崗位,學校都沒有相關的專業,那人家怎麼招聘呢?對吧?
另外現在自由職業者多著去了,還有遊戲主播、抖音主播,無人機操作員,相比學校沒有相關專業吧?(咦~如果有的話,他們教啥呢~~~)
三、總結下
我身邊也有朋友諮詢我這個問題,基本上的顧慮如下:
1、辛辛苦苦的學習幾年專業課程,大學畢業找工作突然丟掉挺可惜的;
2、現在換了行業,以後想再回來就更難了;
3、至少大學學的專業課自己還會一些,其他工作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不知道能做什麼。
我得回答通常是第一你沒有完全丟掉,專業課程學習培養你的軟技能其實是一直在你身上的。
第二、我們做出決定就總會有代價,所以你需要深思熟慮思考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已經過去的是沉沒成本,沉沒成本不應該影響你未來的決策。無論你現在做什麼,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不應該用過去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去決定你的未來;
第三、其實對你評價有失偏頗了。你覺著你專業學的還挺自信的,其實到工作中大部分也是重新開始從零學起,只不過可能速度稍微快一點。我在大學機械專業的朋友在公司裡面前半年到一年都是從車間工廠做起,都是那些沒有上過學的師傅帶著。意思是你大學學的可能沒有你想象中的有用。另外,你也比你想象中可以乾的多了。來自南昌大學舞蹈專業的抖音口紅一哥李佳琦,年入千萬。他也沒曾想到會以這種形式“出名和成功”吧?
-
3 # 每天大明星
不重要,大學更重要的是全面發展,大學畢業能專業對口的很少,所以在大學期要多參加社團,多參加活動,提高自己情商,鍛鍊交際能力,這些的前提都是你不耽誤正常學業,否則延期畢業也是不好的
回覆列表
我覺得還是要看你學的什麼專業吧!有的冷門專業,說實話進去社會想進專業對口的工作很難,肯定優先找一份能餬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