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Vo可樂

    對大唐盛世的描寫,歌舞昇平,繁榮盛世。去過西安旅遊,對古代唐朝的繁榮真是佩服,大家可以查查大明宮的歷史,看看那時是多麼繁華(個人覺得有種阿房宮、圓明園的感覺,一代繁華菸灰燼,後世伶人空嘆息)。還有對唐朝多民族融合的描寫,據說當時長安城裡一半以上都是少數民族的百姓。這和長安的地理位置也有關係,地處西北,接觸蒙古草原的遊牧民族,距離新疆也近,還有絲綢之路帶來的中亞其它民族。

  • 2 # 好片九點半

    現在說好不好看,還為時尚早。因為《破冰行動》爛尾的教訓還歷歷在目。

    說句此劇「抓人」,倒是不過分的。

    有的同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把它捧了一遍,未免誇張了。

    我覺得此劇就贏在一個「認真」上。

    臺詞、佈景、服化道嚴格遵循了小說的設定。不在歷史細節上犯錯誤,甚至濃墨重彩的凸顯細節,是原著作者馬伯庸個人一貫的品位。

    《長安十二時辰》並沒有因為要爭取「全齡觀看」的目標,而降低標準,用現代人腦中固化的設定來包裝「古裝劇」,譬如用大眾更耳熟能詳的皇上、聖旨、老爺來求得一個「通俗易懂」。

    正因為它處處遵循彼時的時代設定,所以這部劇有些臺詞與場景不能一滑而過,有時需倒回去,再看一遍。有時甚至需要暫停一下,透過搜尋引擎,瞭解其中的知識點。

    總之,看《長安十二時辰》是有門檻的。但我們當下很多「流量劇」的追求是無限降低門檻,保證婦孺老幼都能看懂,臺詞越弱智越好,劇情越簡單越好。

    《長安十二時辰》反其道行之,逆主流而上,這是值得嘉許的。

    《長安十二時辰》能成為話題性劇作,看吧,「認真你就贏了」。

    但「認真」你就贏了,贏得也太簡單了。

    這般「認真」放到正常的影視工業化體系中,本該是基礎的「職業態度」,到我們這,反而僅衝這態度就能給個高分了。

    豆瓣關於此劇的「短評」中,排在前列的都是對「服化道、質感、運鏡」的讚揚,而「權力的遊戲」的短評中,大家誇讚的是瑰麗的想象力與劇中人的浮沉。

    這有可能是對《長安十二時辰》的不公平,他們絕不想大眾的褒獎僅僅落在劇組對細節的「認真」對待上。

    基於中國產劇跟風的習慣,「認真」(服化道上的精細)很快會成為他們宣傳的重心,併成為無往不利的法寶。魏武揮老師有個精妙的比喻,他認為「服化道」就是劇組的「公關」。人們越吃這套,那就優先滿足這套。

    亞里士多德說人有「五感」,能征服五感,那一個人便徹頭徹尾的臣服了。可人們在爛片海中浸淫太久,好比五感失去了四感,視覺上的盛宴就能吃到飽,再也給不出更高階的評價了。

    《長安十二時辰》還有更多可供評價的維度。

    演技,不敢在微博高聲語,這裡我要說一句,四字男明星不及格,情感上的表露沒有層次,大有一副面孔走到底的打算。雷佳音的表演,也總能讓人依稀看到別人的影子。

    臺詞,我就對檀棋一口一個「登徒子」感到錯愕,一個女奴,有必要如此文縐縐嗎?

    劇情,聞染三言兩句就打發了守衛,兩個「恐怖分子」輕鬆入城,有點想不通。

    當然瑕不掩瑜,這部劇總算把觀眾當人看了。

    可是,你問我此劇到底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薦,我實在沒法說。因為,我不知道你處於什麼樣的觀影層次。

    有此爆款,出品方優酷當高興至極。可是,大家在優酷首頁是看不到《長安十二時辰》這六個字的,他們也不敢敲鑼打鼓宣傳,只好偷著樂。

    加上劇中角色名字也多因不可抗力替換……饒是如此,口碑不落下風,看來什麼也阻擋不了人們對美好劇集的嚮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相思雙皮奶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