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dison155420085
-
2 # 歡樂人力服務
想必這位網友也看到了企業上雲的趨勢了,根據Gartner預測,“2019年全球IT支出預計將達到3.8萬億美元,較2018年預計支出的3.7萬億美元增長3.2%。”但是企業上不上雲,上什麼雲,選擇什麼雲計算服務提供商,都是需要從企業需求出發的。在這裡我列舉一些實際場景以及對應上雲的好處供你思考:
1. 目前企業需要運用伺服器處理大量資料,IT成本居高不下, IT系統及基礎設施的需要更新換代、並且未來的業務量會越來越大,人員和裝置投入還會繼續增加,硬體設施無法支撐未來擴增的業務量。那麼上雲可以提高你的資源利用率,減少在軟硬體裝置的投入(如伺服器、儲存網路裝置、辦公系統軟體)。
2. 目前企業的辦公系統相互獨立,資料沒有互聯互通,未來有打通諸如OA、HR、ERP、CRM等系統資料的互通互聯,那麼上雲可以幫你實現這種需求,打破資訊孤島,保證業務聯絡性,最佳化業務服務體驗。
3. 目前企業員工的辦公檔案、公司的各類檔案、資料都是存放在本地,員工離職、伺服器宕機等各種原因帶來檔案的丟失,企業資料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那麼上雲可以協助管理檔案資料,確保因為伺服器的原因造成檔案丟失無法恢復的情況。
與資料息息相關的痛點,上雲基本能幫你解決。當你選擇上雲後,接下來你就是要考慮資料安全的問題了。
雲計算的服務模式大致有三種: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雲。
如果企業的資料安全需要較低,可以考慮購買公有云,公有云是應用最廣泛的雲計算服務模式,透過網路及第三方服務供應者,開放給客戶使用,常用的有阿里雲、騰訊雲和亞馬遜雲,該方案既有彈性,又具有成本效益。
如果企業的資料很重要,或者比較敏感,資料放在公有云上有顧慮的,可以考慮私有云。私有云具有許多公有云環境的優點,資料與程式皆在組織內管理,不會受到網路頻寬、安全疑慮、法規限制的影響。目前市場上私有云做得比較好的有國外廠商VMware和國內廠商雲宏CNware、華為雲等,雲宏是純軟體服務提供商,相容性較好,華為雲會與華為的硬體產品一起交付。
最後需要明確的是,上雲的週期會比較長,企業在上雲過程中還可能面臨上傳或遷移資料、生產流程視覺化、生產運作方式最佳化改造等情況。因此一旦決定上雲,便要做好企業改造升級的計劃,不應以短期內的成本降低、收入提升、效率增加作為評判上雲成效的首要標準
-
3 # 雲際視界
您是否與遇到過下述難題
銷售業績下滑
渠道資源縮減
客戶數減少
......
簡單來講,“上雲”有利於推動企業加快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轉型,並且提升企業的業務創新能力。
企業上雲可以使企業成本下降、效率提升,企業上雲後,包括企業資料儲備資訊、企業工作計劃、銷售等檔案,全部從紙質轉為資訊化儲存,避免了賬目易損壞丟失等問題,而且以前需要很多員工統計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依靠雲服務就可以完成,這在成本上就可以為公司節省一大筆開支。
在效率提升方面,企業上雲最重要的是將企業以往的垂直管理變為扁平化管理,檔案決策實時共享傳遞。
此外“上雲”將資料直接在平臺上顯示出來,做到實時的監控預警,有助於企業智慧決策,助力企業的管理。
回覆列表
可以使企業資訊更加數字化、平臺展示更全面、辦公更智慧、生產效率更高。中機十八大架構產品有助於企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