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亮仔學史
-
2 # 鯤鵬歷史
李陵是漢代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善射,愛士卒。
他因為打仗勇敢被漢武帝提拔為騎都尉,打仗時身先士卒並且待人謙和,在軍中聲望很高。這兩點,李陵酷似爺爺李廣。
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三萬人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賢王,派李陵帶五千人攻擊匈奴大單于,牽制匈奴主力,確保貳師將軍打勝。
李陵行軍三十天到達預定位置,畫好地形圖派部屬陳步樂向武帝報告,武帝一看高興了,封陳步樂為郎官。可是沒過多久,前方傳來壞訊息,李陵的五千人被匈奴大軍擊敗,李陵投降,剩下四百人逃回邊境。
這次戰役,李廣利以強擊弱,殺敵一萬,自損兩萬。而李陵的五千人在草原深處和匈奴主力廝殺,遲遲不見援兵。匈奴單于以八萬之眾圍攻五千人,十餘天血戰三次,才擊潰李陵。
這場戰鬥無疑是慘烈的,李陵一路是且戰且退,殺傷匈奴一萬餘人,當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的時候,匈奴招降李陵,李陵大喊一聲:“無面目報陛下”,求生的本能使他放下了武器。
然而,作為將門之後的他,選擇向匈奴投降實屬無奈之舉,也許他是緩兵之計,將來再做回漢朝的打算,也許是戰敗無顏面見皇帝和朝臣,這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李陵的投降,朝臣議論紛紛,指責李陵,漢武帝大怒,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被投入大牢,剛剛當上郎官的陳步樂畏罪自殺。司馬遷由於替李陵求情,被下了大獄,最終處以腐刑。
漢武帝喜怒無常,有一天想到李陵可能的確是奮勇殺敵,彈盡糧絕才做了俘虜。於是派公孫敖帶了一隻人馬去匈奴境內瞭解情況,可恨公孫敖沒細查就回來跟武帝報告:李陵給匈奴人訓練軍隊,訓練的專案就是針對漢朝作戰的。
這一下龍顏大怒,漢武帝下令滅了李陵三族。
武帝駕崩,漢昭帝即位,輔政的霍光大將軍想把李陵召回,然而李陵考慮再三,最終以“大丈夫不能反覆無常,再次蒙羞”謝絕漢使,終老匈奴。
李陵《答蘇武書》中所言“陵雖孤恩,漢亦負德……男兒生以不成名,死則葬蠻夷中,誰復能屈身稽顙,還向北闕,使刀筆之吏弄其文墨邪?”這幾句話或許是李陵不回匈奴內心真實的想法吧。
回覆列表
李陵是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此人從小熟讀兵書,頗有其祖父當年的霸氣,從小被漢武帝選入御林軍,被漢武帝寄予厚望,把他作為一代將星來培養。
可後來李陵因配合貳師將軍李廣利攻擊匈奴右賢王部,率五千步兵孤軍深入匈奴腹地,結果被匈奴單于的三萬鐵騎包圍,李陵堅守待援,與匈奴苦戰了八天八夜,最後彈盡糧絕,李陵本想自殺來報皇帝的知遇之恩,但部下勸他說:當年趙破奴詐降匈奴,找準時機又逃了回來,皇帝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對他恩寵有加,你為何不學趙破奴詐降匈奴呢?先儲存肉身,將來有機會再報效皇帝。
李陵一聽覺得有道理,就率眾投降了匈奴。這件事在朝廷引起了軒然大波,司馬遷也因替李陵說情而被漢武帝處以宮刑,漢武帝當時十分震怒李陵的投降行為。
可後來漢武帝一想,覺得李陵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被迫投降了匈奴,對他有了一絲絲的諒解。於是漢武帝派公孫敖率兵去迎接李陵還朝,但公孫敖到了匈奴後,不但沒有接到李陵,還聽說李陵幫助匈奴訓練士兵以此來對抗漢軍(可能是匈奴的反間計),於是就把這個訊息報告給了漢武帝。
漢武帝晚年多疑敏感,聽到這個訊息後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下令把李陵全家殺死並且滅了他三族。遠在匈奴的李陵聽到這個訊息後悲痛欲絕,他恨漢武帝不明就裡的就把自己的家人殺害,也對自己報效的國家產生了懷疑,於是死心塌地的跟著匈奴,再也沒有想過返回漢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