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gus112440547
-
2 # 硬核教練
這應該是不踢足球的人產生的一種錯覺。
籃球鞋和足球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籃球鞋的應用範圍要遠遠大於足球鞋。無論是室內場地、室外場地或者最低端的水泥場地,包括日常出行穿搭,同一雙籃球鞋可以滿足全部需求。同一種型號的籃球鞋,區別只有配色以及高低幫的不同。
對於足球鞋來說,基本分為天然草地(FG)、膠粒人工草地(AG)、地毯草地(TF)以及硬地(IC)不同的分類。同樣一款型號的球鞋,因為分類的不同,價格會天壤之別。對於大多數足球愛好者來說,五人或者七人的室外場地是日常踢球的地方,這種場地對球鞋要求不高,TF碎釘的足球鞋基本都在500以內,膠粒釘的球鞋普遍也在800以內,所以會讓人產生足球鞋更便宜的錯覺。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基本沒有機會去11人制的高階場地去踢球,也不會購買適合天然草地的FG型球鞋。這種職業球員們穿著的足球鞋,價格是普遍高於籃球鞋的。
-
3 # 死了
Fg底的 就是天然草皮 一般一千八百 新款 要兩千出頭 人工草皮塑膠那種 一般八百 室內款四百 C羅那種巨星穿的就上萬了 也有賣的
-
4 # 老伏的足球世界
不請自來。
可能題主是足球愛好者,對足球裝備還不是特別瞭解。其實足球鞋真的不便宜,尤其是有紀念意義的球鞋,或者是尖端足球鞋。
相信很多人對這雙雙星足球鞋應該有很深的印象。記得小時候踢的都是土場,穿的也都是類似這種橡膠球鞋。儘管非常不耐磨,可那個階段大家穿的都是這種,極少有穿皮質的球鞋。一直到我在10歲之後接受專業訓練才買了人生第一雙皮質的足球鞋,是一雙阿迪的球鞋,俗稱“白底黑。”
這雙球鞋當時已經具體忘記是什麼價格了,但絕不便宜,所以只有比賽的時候才會捨得拿出來穿,平時訓練還會以穿膠鞋為主。然後在比賽結束後回去各種的擦拭,上油,非常注重保養,最後一直穿到鞋頭開裂為止(這也是這雙鞋最容易開裂的位置)
應該很多球迷還記得98年,羅納爾多掛靴的那雙耐克R9。
這雙鞋出來沒多久,我們全校只有一個球員託親戚在香港買了這雙。瞬間成為了所有人的焦點,確實非常羨慕。因為這雙R9無論從重量上還是在鞋型上面都有了極大的提高,是一雙非常具有紀念價值的球鞋,當時他花了3000多人民幣從香港帶過來,是頂級R9,現在已經忘記是哪裡產的了。按照90年代後期的購買力,3000多的足球鞋有多貴大家心裡都會有個答案。不過,在當時能買到也已經算不錯的了。
一直到後來,陸陸續續穿過很多系列的球鞋,像獵鷹、傳奇、T90等等,因為我踢的是中場,一般都會以圓釘為主,不會去買刺客型別。而這些球鞋還會分頂級、中端以及低端版本,雖然是同款系列,可有等級之分。頂級版本的義大利產價格會很高,1000多是打底,2000多的也很多。那中端價格就大概在600~800這個價格區段,低端就300左右。當然,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價格定位。
所以,一雙好的足球鞋真的不便宜。因為製作工藝不簡單,整個的科技含量隨著技術的提升也不斷在最佳化。當然足球鞋不像籃球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畢竟你不會穿著一雙足球鞋去逛街(室內足球鞋也少)這就限制了足球鞋的場景應用,因為除了踢球以外才會穿。而籃球鞋也不會,籃球鞋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更是一種潮流,可以搭配很多平時的穿著,場景應用更加豐富。
回覆列表
因為一般人踢不上天然草場,頂配的2000+的鞋子買了也是擺設。AJ不管出多貴的只要有橡膠或者地板都能打,而且能日常穿搭,出個聯名價格翻幾倍也有人願意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