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逆襲的諸行無常

    這句話出自《論語.八佾篇》,原文是,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杞:春秋時國名,是夏禹的後裔。在今河南杞縣一帶,“杞人憂天”就是指的這個國家的人。宋:春秋時國名,是商湯的後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帶,“守株待兔”和“拔苗助長”則是出自宋華人。

    “徵”,是證明的意思。

    “文獻”中的“文”字是歷史典藉的意思,而“獻”是賢德之人的意思。

    本章的譯文是這樣的,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講述出來,雖然其後代杞國的現實並不能證明我的論述;殷商的禮我也能講述出來,雖然其後代宋國的現實也不能證明我的論述。這都是由於歷史典籍不足和賢德之人太少的緣故。如果有足夠的歷史典籍和賢德之人,就可以證明我的論述了”。

    從本章的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出,杞和宋兩國對於自己祖宗的傳統文化基本上已經失去了傳承,可以從兩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由於杞、宋兩國缺少對自己傳統文化的重視,同時也缺少賢德之人,造成傳統文化傳承的中斷;另一方面就是周的文化相比較而言更先進,更符合時代進步的需求,所以杞、宋華人已經同化為周人了。而孔子之所以能講述夏、殷之禮,上一篇在回答子張的問題“十世可知也?”時已經給出了答案,“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孔子所處的時代,周禮的典籍一定不會少,但是僭越之人實在太多了,“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都是禮崩樂壞的體現。孔子透過一生的努力教導弟子們的就是周禮的本質——仁,孔子對於仁的定義也非常清晰“克已復禮為仁”,這裡所復的也是指“周禮”。

  • 2 # 無功用行

    徵:追索,證實,證明。

    杞:夏朝後人的封國。

    宋:商朝後人的封國。

    孔子說:夏朝的禮制規範,我能推測出來一些。但對與不對,沒辦法證明。因為夏朝後人的封國杞國,沒有足夠的文獻記錄來證實與證偽。殷商的禮制規範,我也一樣能說,同樣的原因,宋國所保留的文獻資料太少。所以,對與不對,沒辦法證明。

    歷史的諸多資料,不僅僅記錄於文字,也在口口相談當中儲存流傳。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末期,社會上依舊流傳有非常多的關於遠古時期、炎黃時期、堯舜禹時期、夏商時期的諸多大小事情。大事有文字記錄可以比對,小事就只能成為野史。孔子博學多才,喜聞強記,遇到的各種人物也是極多,加上深通人情世故,總結形成了一套歷史文化演進的體系,對所聽聞的各種或真或假的訊息,能審明辯別,舉一反三,推一合十,用古人所發生過的事情來推算古人當時的社會狀況;用古今人性同一的理念換位思考當時的古人心境;用春秋當時現存的禮制規範倒推夏朝、殷商時期的禮制規範;不是一件難事。就像現在考古學,能從一些不會說話的歷史遺蹟當中,去推測古人的社會情況。

    所以孔子說:他能推測出來,只是沒辦法考證對與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上的4at和cvt,哪一種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