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懸瓠散仙
-
2 # 青言論史
我想來想去,趙構也沒有任何資格和劉秀並列,他充其量不過就是個腹黑加強版的司馬睿。而《宋史》原文,也不是題主那個意思:
在《宋史-高宗本紀》的末尾,史官的讚詞是這麼評價的:
昔夏后氏傳五世而後羿篡,少康復立而祀夏;周傳九世而厲王死於彘,宣王復立而繼周;漢傳十有一世而新莽竊位,光武復立而興漢;晉傳四世有懷、愍之禍,元帝正位於建鄴;唐傳六世有安、史之難,肅宗即位於靈武;宋傳九世而徽、欽陷於金,高宗纘圖於南京。六君者,史皆稱為中興,而有異同焉。元朝的修史者們,把少康、周宣王、劉秀、司馬睿、唐肅宗和趙構並稱為“中興”。而就連作者自己,也只是說“史官們雖然都把其稱為中興,但是卻各有不同”。
蕭王、琅琊皆出疏屬,少康、宣王、肅宗、高宗則父子相承者也。至於克復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者有餘責焉。無論是傳承,還是使命,趙構都和劉秀有很大區別:趙構是皇子,劉秀只是一個沒有任何貴族頭銜的宗室;趙構要克復領土,而劉秀則是推翻王莽。相比起來,司馬睿和他更加接近。
而後的史官們批評的就更加直接了:
然當其初立,因四方勤王之師,內相李綱,外任宗澤,天下之事宜無不可為者。顧乃播遷窮僻,重以苗、劉群盜之亂,權宜立國,確虖艱哉。其始惑於汪、黃,其終制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甚而趙鼎、張浚相繼竄斥,岳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即位之初,趙構的形勢是一片大好:內有李綱為宰相,外有宗澤在東京留守。然而就是在這一片大好形勢之下,趙構卻生生把好牌打的稀爛,使得史官們也不顧為尊者諱的立場,痛心疾首地說:“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
因此,元人在修《宋史》的時候,並沒有把趙構比作劉秀的意思;恰恰相反,他是劉秀的反面這一點,無論是我們還是他們,看得都非常清楚。
-
3 # 豫南陳刺園主
宋史裡很明顯是為了美化趙構,被金兵逼到東南一隅的趙構,怎能與定鼎之主和中興之主的劉秀相比,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趙構是中興之主的依據在哪呢?趙構和那些大臣渡江南下到杭州市時,中國的版圖控制在趙宋朝庭手裡的,只剩巴掌大一片,並且他們在杭州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整天歌舞昇平,早把江北大好河山忘的一乾二淨,偶有像岳飛,陸游一樣的將軍不忘北伐,但也無濟於事!
而同樣西漢末,我們的光武大帝劉秀在幹嘛?早就在宛城起兵,聚集他的雲臺二十八將,東征西討,經過十二年的征戰,建立起統一的東漢王朝,然後與民休息,興建太學,掃除邊患!大一統的王朝蒸蒸日上,光武中興的局面,與那個送點東西,乞求殘喘一隅的南宋小朝庭,不是同日而語的!
-
4 # 超凡科技007
宋朝重文抑武,輪番被金國,西夏凌辱,對外用兵,輸多勝少。大肆向金國進貢稱臣,最終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徽欽二帝行牽羊禮,衣冠南渡,漢民族歷史上的奇恥大辱。南宋繁榮的經濟並沒有轉換成為強大的軍事實力,繼續向北方稱臣,苟延殘喘百年後又被蒙古韃子在崖山滅國,中國歷史上典型的慫包蛋王朝!
-
5 # 阿拉丁神燈的世界
二者遠遠沒法比較。劉秀就是幾乎掛個漢朝宗室的名頭,在血緣上當時比他更尊貴的宗師可以說非常多,他幾乎就是憑藉個人能力打下的江山。趙構正好相反,血緣近的宗室都被抓到了金朝,他不當這個皇帝都難,看他後續的作為,離光武帝差的不是一點點。也就挑了個還不錯的接班人罷了。
回覆列表
劉秀,一代明君,靠實力打出來的江山。趙構,偏安一隅的膽小皇帝,這個皇帝位還是撿漏得到的。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