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葉入晴空

    先亮明觀點:反對用棍棒來教育孩子!

    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那是舊時代父子關係不平等環境下的經驗,畢竟“父為子綱”,孩子稍有不服,便是社會大忌,要為千夫所指的。而且當時民智未開,愚忠愚孝盛行,這樣做也是社會共識。

    而到了現代,民智大開,社會平均文化水平達到歷史巔峰,對於忠孝節義,權利義務,都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資訊傳播高度發達的當今,孩子們什麼沒見過?什麼不知道?而且,孩子都比較敏感,自尊心很強,若是採用暴力,很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導致教育效果變差,甚至出現其他不良後果。媒體上,因為家暴而離家出走、輟學,甚至輕生的事件,還少嗎?

    況且,法律規定,禁止家暴,如果因為管孩子被告了,可就貽笑大方了。

    所以,家有“皮孩”的家長朋友們,在孩子身上多下點功夫,別再簡單粗暴的打了!

  • 2 # 朶朶媽媽成長記

    傳統觀念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以致現代的教育裡都穿插著棍棒理念。這種觀念有一定道理,但不該主導或貫穿教育孩子的全過程。

    首先,以暴制暴不是最好的方式,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更好發展,操碎了心,為了不讓孩子走彎路,常常急迫地採取棍棒教育,讓孩子認錯。其實,這種懲罰措施只是對孩子的一種威脅,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的認識錯誤,真心承擔責任。

    教育是世界上最需要耐心的事業,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輕易對孩子採取暴力,多和孩子講道理,能和孩子推心置腹深談,真正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和成長中遇到的問題。

  • 3 # 數學老師愛講故事

    個人認為老祖宗傳下來的道理和道德規範,即使可能跟現代社會的文化構成及大眾認知有一定衝突,但細細品味,絕大多數還是有道理,甚至是很真理的。

    就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為例,我不認為這是所謂的暴力教育,而是父權家規制度的體現,“棍棒”更合理的解釋應該是家規,這句話更合理的解釋也應該是:在一個家族中,家規至大,違反的人就要挨罰,所以一代代的子嗣才學會了孝悌忠義、禮義廉恥,家族也才因此得以傳承和壯大。

    換到當今社會,家族的概念弱化,家庭的概念強化,那麼在一個三口之家或七口之家中,可以無所謂家規,但孩子成長真就連一點點的威懾都不需要嗎?完全放飛自我,無所畏懼的成長,進入學校後就指望他會無師自通的懂得敬畏師長、尊師重道嗎?即使這時有老師教他了,但10年被言傳身教體會出的“家裡我最大,所有人都聽我的,犯錯了爸媽最多罵我兩句,爺爺奶奶還會來護著我”就會被老師的厲聲呵斥給改觀嗎?

    因此想要孩子優秀,就必須從幼年起給他灌輸進“界限”的概念,而越線了就該提起棍子給他以威懾,當打之時必須打,這才是為孩子好,不單單為了學習,更為了教會他做人的道理,免得他成人後吃子彈。

    一個孩子只有在明確了“界限”之後,才會知道敬畏,才會懂得遵守制度,適應環境,才會思考身邊人的期望,才會明白獎勵的喜悅和懲罰的悲傷,才會定位自己的目標,才會聽取意見、制定規劃,才會努力奮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而這個樣子即使不是百分百符合父母的期待,但也絕對是父母可以接受的,這與所謂的“束縛孩子天性,不讓其自由成長”根本沒有任何可牽扯的地方,要知道讓孩子明確“界限”的前提正是家長已經明確了這條“界限”,那麼“棍棒”還能跟“暴力”劃上等號嗎?

    從兩歲開始,言傳身教,明確界限,互相溝通,可容忍的讓步,然後孩子越線了即罰,過線了即打,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好,到了小學才來思考這個問題已經太晚了,到了孩子懂叛逆了家長才來後悔自己從小太寵溺就已經救不回來了……

  • 4 # YQ築夢

    你試試?從小溺愛出來的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要的東西,父母無限滿足,而且自己還振振有詞,孩子還小,大大就好了,等到十多歲了,你說什麼他都能懂了,但是他卻懂而不聽,你著急了,想打了想罵了,告訴你晚了。

    你沒有給孩子抗挫力,就不要拿棍子去驗證了,用手用腳他都不一定承受的了,別說棍子了,(心理不能承受)沒見不給想要的東西跳樓的?不讓玩手機跳了,老師熊一頓跳了,家長說兩句跳了,工作壓力大跳了,和同事和不了跳了,領導說兩句又跳了。

    要想拿棍子,先給他抗挫力,心理承受了,你確信你的孩子能承受?

  • 5 # Hey老衲一頭秀髮

    其實現在把教育做得太細化了,以前做教育,只一講臺一戒尺足矣。現在的學生則是不敢動,一動輕則警告謾罵,重則停職。可謂教師不好做了,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從教育的根本來說,適當的體罰是有益於教育的。

  • 6 # 小嚴178469963

    打孩子不是目的,而且也沒有必要非得打痛打哭才行。最主要的是要讓他有這樣的覺悟:只要父母打你了,那就說明你犯了天大的錯誤了,打他不是讓他知道痛然後記住不犯同樣的錯誤,而是讓他認識到你這種錯誤自己是不能妥協的,以後也堅決不能犯的!

  • 7 # 陳彩華育兒

    現在家庭教育有必要使用棍子教育孩子嗎?孩子要不要大?答:不能用棍子教育孩子?孩子是不能打的,古人語:棍棒底下出孝子,現在不是了,現在是21世紀了,隨著新中國教育改革發展,我們的教育理念有很大提高,打孩子不僅傷害孩子的身體健康更傷害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在放眼望去,孩子不是跳樓就是自殺,孩子的教育還缺少心靈的營養,來滋潤孩子,心理還需要加強引導,所以我們父母也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長,我們為人父母不需要考任何證件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養育孩子不是養小動物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哪個時期孩子需要什麼,家長都要知道,所以不要一味的打罵孩子。尊重孩子的一切,靜待花開。

  • 8 # 親子新觀察

    絕大部分孩子煩的錯誤都是可以用溝通來解決的,如果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不長記性將來會釀成大錯的話,可以用體罰,比如罰站來懲罰,最好不要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眾多文學著作中,有哪一句話讓你覺得自己特別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