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詹茶肆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提出了“九品量表”的概念,分別是:

    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

    每個等級又細分三個小等級,比如“上”可分為上上,上中以及中上,其餘以此類推。這些便是後來世俗眼中的“三六九等”,因為每個人的出生不同、所處的生長的環境不同,每個人的品質也不同,所以人與人的思想與行為是不一樣的。

    而上文的“品”是指個人的品質,以品質的高低來衡量個人的等級,雖說不全面但並不是沒道理。

    如果按照季節來分,茶可以有4個型別,分別是春茶、夏茶、秋茶以及冬茶。若按照節氣來分,那就更多了,比如明前茶、清明茶、雨前茶、白露茶、寒露茶等等。若按照工藝來劃分,就拿綠茶來講,可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晒青綠茶。

    其實考量的點如果不同,那麼劃分便不同。

    而題目中所謂的茶葉一二三級,便是從最根本上的茶葉品質來劃分,也就是我們要從茶葉的“裡裡外外”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然後給出茶葉的成績單。

    1、白茶的等級

    就拿白茶(福鼎白茶)來說,白茶是根據不同的型別劃分不同等級,並非都是一二三級。按照採摘標準的不同,福鼎白茶分為4種類型,分別是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此外,劃分標準若不同,等級也會有所不同。

    白茶的標準有2個,一個是國家標準,另一個是地方標準。

    (1)、在國標中白毫銀針分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白牡丹分4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三級。貢眉也分4個等級,與白牡丹相同。壽眉分2個級別,即一級和二級。(2)、在地標中(福建省的地方標準)白毫銀針分為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白牡丹分為3個等級,即特級、一級和二級。新工藝白茶為特級和一級。

    以上就是白茶的等級標準,那麼其他茶葉呢?

    綠茶的等級劃分又是如何,綠茶的等級比較多,有特級、一等到十等這11個級別。其中特級到3等便是高階綠茶,而4等到7等就是中檔綠茶,8等到10等就是低檔綠茶。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等級的綠茶,不管是價格、沖泡手法還是飲用人群皆是不同的。

    (1)、高階綠茶自然比較貴,很少人會買來自己喝,一般人會用來送禮。(2)、中檔綠茶一般會自己喝,或者用來招待客人,一般茶館就喜歡用這等級的綠茶,即不會虧本,還能有不錯的口感。(3)、低檔綠茶一般只是當解渴的茶水,被用於普通的招待。

    高檔綠茶與中低檔的綠茶在沖泡方式上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玻璃杯泡法最適合綠茶的沖泡方式。

    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更細緻來說,只有高檔綠茶才是真正適合玻璃杯沖泡法,而中低檔綠茶除了用玻璃杯還可以選擇其他茶具,比如瓷器和茶壺。

    這是為何?

    說白了就是因為高檔綠茶的顏值很高,而中低檔綠茶不怎麼好看,而玻璃杯是透明的,我們可以通過玻璃杯來觀察綠茶在水中的形態

    那些低端的綠茶很容易在玻璃杯中展示出自身的缺點,為了起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我們可以選擇用茶壺,比如紫砂壺來沖泡中低檔綠茶,此外中低檔綠茶質地比較厚,比較不怕悶,所以合適蓋碗或茶壺這樣的沖泡茶具。

    而高階綠茶需要用玻璃杯展示自己的魅力,幫助自己體現“高階”的價值。

    紅茶的等級有2個標準,一個是國內,另一個是國外。國內標準從高到低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

    而國外標準(國際標準)為OP、BOP、FOP、TGFOP、FTGFOP、SETGFOP等。

    說白了紅茶的國際標準主要根據紅茶(茶青與成品茶)的形態來判斷,而茶葉的形態有葉、碎、片、末,這也是國際紅茶從高到低的排列。

    其實很多茶葉也是根據芽葉情況來劃分等級的,像白茶、綠茶等茶皆是如此,芽的價格自然大過葉子的價格,比如像白毫銀針的價格是壽眉的好幾倍。

    黃茶與綠茶很相似,不僅在工藝上還是在口感上,它們的相似點有很多。黃茶在工藝上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藝,這使得黃茶變得與眾不同。

    言歸正傳,黃茶分3大類,或者可以說是3個等級,分別是黃芽、黃小茶以及黃大茶。

    黃芽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的,採摘標準為芽葉連枝,多為一芽一二葉,而黃小茶的採摘時間在清明後,也是芽葉連枝,但多為一芽二三葉。而黃大茶的葉子就粗多了,就像“黃大茶”這名字一樣,聽著就顯得粗礦。

    烏龍茶一般有分5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但是因為烏龍茶種類豐富,所以有些烏龍茶的等級劃分會更精細些。

    比如像鐵觀音就有分清香型和濃香型,而這2個型別下又細分幾個等級,清香型鐵觀音為4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濃香型鐵觀音為5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黑茶種類也很豐富,主要有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

    不同的黑茶有不同的劃分方式,比如雲南普洱茶(茶青等級)就有一等到九等的區別,一等自然最好,九等為末。

    一般黑茶有4個等級,即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簡單要說是根據茶的芽葉形態,而這只是初步的一個判斷,茶葉等級劃分主要還得根據《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這是審評茶葉的國家標準。

    我們得依照感官指標,從茶葉的條索、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8個方面來評價。

    就拿白茶來講,像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銀針為特級時,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肥壯,若是一級銀針,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秀長。

    顯然芽粗的就是特級,芽細且長的為一級,這是從茶葉外形上進行一個判斷和分級。

    而條索僅是其中一個判斷依據,看完條索後還得依次從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7個方面來觀察、判斷茶葉的好壞,區分等級。

    茶葉分級自然是為了更好區別茶葉型別了,若不分級,我們可能會越喝越糊塗,明明自己喝的是壽眉,卻被店家忽悠成喝的是牡丹。

    若自己對茶葉一竅不通,不明白茶葉的具體等級,那麼我們就容易吃虧上當,買到虛高的茶。茶葉分級這件事是有利於我們普通消費者,分級就能避免貓膩的事情發生,以後可以喝到明明白白的茶。

    當然前提是你得去了解茶葉的等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因為有不少不良商家欺負茶友不會辨別茶葉的等級,把一些低檔的茶當作中檔來賣,或者把中檔的茶當成高檔來賣,這裡頭的價格就差太多了。

    有很多茶友喝了很多年的茶,卻對茶的等級劃分還是不清不楚,或者有些人以為自己喝到了高檔茶,實際上卻是中低檔假冒的,著實花了冤枉錢。

    茶葉要分級,這樣才能讓價格更透徹、明顯。好茶就有好茶的價格,品質一般的茶就要賣便宜些。而把這茶葉的等級搞清楚了,自然就避免上當,也不會喝糊塗茶。

    芽是芽的價格,葉子就該是葉子的價格。沒有人想要用買銀針的價格去買壽眉,因為銀針與壽眉區別太明顯了,不管在外形上還是口感上,有著雲泥之別。當你知道茶葉的分級,自然不會認錯茶,也就不會買錯茶,避免花冤枉錢。

    2、能更明白地喝茶

    明白了各類茶的等級,那麼我們就能喝得痛快,不會糊塗喝茶。

    3、減少市場亂象

    很多人喜歡模糊茶葉等級,以便以次充好,可能滿大街都擺著高階茶,可哪裡有那麼多高階茶,一般高階茶產量不多,所以其中就有很多不良商家“掛羊頭賣狗肉”,說是特級卻非特級,靠魚目混珠來獲利。

    其實有很多茶葉挺不好區分的,比如像烏龍茶就挺不好分的,因為它們的外形比較像。舉個例子,如果是鐵觀音、本山、毛蟹這3款茶擺在你面前,那麼你能分得清誰是鐵觀音嗎?

    很多茶不好區分,更別說還要分清它們的等級了。

    因此茶葉的等級劃分應該更細緻點,更要讓茶友好理解些。而茶友自身也得多學多喝,多掌握些辨茶能力,這樣才能明明白白喝茶。

  • 2 # 大家好我是一何

    2008版《GB/T22111-2008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國家標準》裡關於普洱茶的感官品質特徵描述,筆者認為主要還是對採摘、工藝製作的一個衡量標準,僅作參考便可。因為普洱茶還存在地域、樹齡大小等不穩定因素,難免會出現與國標定義內容產生偏差的情況。現在芽葉採摘等級還延用著國標裡的相關內容,多用一芽一葉、一芽二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來描述。一般分級時,級別越高的芽頭越多,級別低的葉梗越多。因此,判斷茶餅的用料等級,也可以通過看茶餅的芽頭數量、或觀察葉底一芽幾葉居多、茶梗含量來做大致判斷。普洱茶愈陳愈香這個特點,是很多茶友迷上普洱茶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芽葉等級越高,陳化後的香氣也更為純碎、馥郁,對於追求普洱茶香氣的茶友而言,便可以選購一些鮮葉等級相對較高的陳茶品飲。但這並不代表鮮葉等級便決定了茶品質量,後者還與工藝製作、儲存環境等因素息息相關。也有茶人按照質量、價格等標準,把普洱茶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即:高階茶品有金瓜貢茶、印級茶、極品餅(磚)茶、宮廷級茶品、禮茶等;中端茶品有7432青餅、一、三級磚茶和沱茶、7576熟茶等;低端茶品有六到十級的散茶。也有好事者將高、中、低三個檔次的普洱茶劃分,分別用於對應收藏級、品飲級、飲料級三個等級。

  • 3 # 孔雀寨子

    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淨度、內質、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

    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有的還有10級,其中特級最好,10級最差。

    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淨、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一級:緊結肥嫩、勻整、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二級:緊結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三級:條索緊結、勻整、尚顯毫、勻淨、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四級:肥壯緊結、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褐紅欠勻;

    五級:條索緊實勻整、略顯毫、勻淨、純正、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七級:肥壯緊實、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八級:粗壯、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九級粗大尚緊實、尚勻整、褐紅、有梗、純和、平和、深紅、褐紅欠勻;

    九級:粗大稍鬆、欠勻整、褐紅稍花、有梗。

    茶葉品種:

    根據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的分類法,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一、綠茶:

    包括: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晒青綠茶、蒸青綠茶。

    1、炒青綠茶分為:眉茶、珠茶、細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針等。

    2、烘青綠茶分為:普通烘青、細嫩烘青等。

    3、晒青綠茶分為:川青、滇青、陝青等。

    4、蒸青綠茶分為:煎茶、玉露等。

    二、紅茶

    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

    1、小種紅茶包括:正山小種、煙小種。

    2、工夫紅茶包括:川紅(金甘露、紅甘露等)、祁紅、滇紅、閩紅(金駿眉等)等。

    3、紅碎茶包括:葉茶、碎茶、片茶、末茶。

    三、烏龍茶

    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

    1、閩北烏龍(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蘭、八仙等,還有些建甌建陽等地產的茶,如矮腳烏龍等)

    2、閩南烏龍(鐵觀音、奇蘭、水仙、黃金桂等,這裡的水仙和奇蘭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種茶地在不同的產地產的茶)

    3、廣東烏龍(鳳凰單樅、鳳凰水仙、嶺頭單樅等)

    4、臺灣烏龍(凍頂烏龍,包種等,前兩年流行的那個叫東方美人的也是這種)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烏龍茶,阿里山極品金萱茶等)

    四、白茶

    分為:白芽茶、白葉茶。

    1、白芽茶,主要是指銀針等。

    2、白葉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貢眉等。

    五、黃茶

    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

    1、黃芽茶:包括蒙頂黃芽、君山銀針等。

    2、黃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

    3、黃大茶:包括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六、黑茶

    分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邊茶、滇桂黑茶、陝西黑茶。

    1、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3、四川邊茶(南路邊茶和西路邊茶等)

    4、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5、陝西黑茶(涇渭茯茶等)

  • 4 # 信陽毛尖茶小邱

    咱們信陽地區毛尖,茶葉區分根據茶葉採摘時間和茶葉採摘方式進行詳細區分!每一款茶葉從採摘到加工製作工藝都不同,分為等級自然也不同!

  • 5 # 飛飛飛的飝飝

    其實分級並不科學。真正的土茶按明前,雨前分是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味覺。但是現在很多人工製作的早春茶種,還有四川那邊的茶都好看,甚至獨芽,做成龍井,毛峰等名茶。光好看,沒滋味。特別四川有一個品種看上去是雀舌,別提多好看,就是沒毫,喝起來一股青春味道。所以茶葉要買土茶。

  • 6 # 潘毛尖小哥

    信陽毛尖最好的茶葉等級是珍品。珍品下一個檔次為特級。特級下一個檔次才是一級,然後二級,然後三級。我認為三級以後沒有等級了。

    有的人還說信陽毛尖分為九級。可想而知九級爛到什麼程度?

    信陽毛尖分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秋茶,夏茶。

  • 7 # 醉貓加肥

    雨前(穀雨)一葉單芽。明前(清明)一葉雙芽。以時節葉片產地分,炒制過程也分。湯色也分,香味也分。各家所長,傻傻的分不太清楚

  • 8 # 妍家食堂開飯了

    市場上的茶良莠不齊,品質不一,因此選購的時候需要仔細的辨別其好壞,避免買到劣質的茶。那麼,怎樣分辨茶葉的級別?下面我們來了解看看。

    分辨茶葉級別看以下幾點:

      1、看幹茶

      整體:條索整齊,色澤勻整,無過多碎末雜質的為上;粗細不一,色差明顯的為下。

      個體:條索緊結,油潤光澤,色澤自然的為上;條索粗散,暗啞無光,色澤過於鮮豔,或者特別乾枯沒有活力的為下。正品的色澤自然悅目,冒牌茶會有不自然的感覺。

      2、聞幹茶

      香氣純正,穿透力強的為上;有異雜味兒,香氣飄忽的為下。但是,並不是好茶都會很香,尤其是陳年老茶,幹茶也許聞不到香氣。這裡就要區分香氣淡和香氣飄忽不定的區別了。簡單說,它可以不香,但不可以香得亂。

    3、看杯蓋

      如果是用碗泡,洗茶的時候注意看浮沫,浮沫少,很快散去,杯蓋上基本沒有雜質的為上;浮沫多而不散,杯蓋上殘留較多雜質的為下。好茶在整個製作和倉儲過程中都被認真對待,這個道理很通吧。

      4、聞杯蓋

      首先要熱嗅時沒有令人不悅的氣味,外加香氣濃郁純正,冷卻後掛壁持久為上;熱嗅有酸、澀、焦等異味,香氣蕪雜,不持久者為下。

    5、嘬茶入口

      茶湯的滋味豐富多彩,難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有一點共通的是:茶與水的融合度越高越好。借用茶友的口頭禪“這茶讓水變得好喝了”,這是最簡單卻也是最難達到的要求。這口茶湯如果真正愉悅了你,它必然不差。

      6、回味

      茶湯下喉,對茶的真正考驗才開始。入喉順暢,香韻在口腔與鼻腔中停留時間長,舌面或口腔生津回甘強烈的為上;入喉有毛刺感,香氣不如茶湯在口中時強烈,舌面發澀,嘴裡好像有一層塑料薄膜的粘膩感,這種茶湯必然有諸多問題,比如原料等級粗老,或者製作工藝不到位,或者倉儲溼熱等等。

    7、看湯色

      純淨透明的為上;混濁不清的為下。

      如果沖泡手法正常,那麼整個品飲過程中湯色的變化就可以看出茶葉的品級了。全程湯色穩定,漸漸變淡的為上;幾道之後滑坡厲害,非常不耐泡的為下。對於茶湯品質有急速改變的,要小心“靠工藝拉昇原料品級”的可能性。

    9、柔韌性

      好的葉底要舒張自然,柔軟而有彈性(是不是和面板很像呢?)過於僵硬或者過於嬌嫩都不算上品。用手輕輕揉捻,不容易揉爛的比一捏就碎的好。

      10、顏色均勻

      一眼望去葉底呈統一的顏色,沒有明顯的深淺的為上;斑駁相間,或深或淺,就要小心了。葉張中如果有灼傷紅斑的,製作工藝不夠好。葉張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下面以鐵觀音茶為例子介紹一下茶葉等級。首先,我們先從聽聲、察色、聞香、品韻四個方面瞭解一下鐵觀音應如何品鑑,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品級的判斷和等級的區分。

    清香型鐵觀音與濃香型鐵觀音茶葉的感官指標,一般可以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各級感官指標應符合以下的要求:

    1:清香型鐵觀音等級

    (1),鐵觀音茶葉清香型:特級

    特級鐵觀音需要具備以下特徵: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重實;色澤:翠綠潤、砂綠明顯;葉底勻整;茶乾淨度要潔淨,香氣要高香、持久;滋味:鮮醇高爽、音韻明顯;湯色:金黃明亮;葉底:肥厚軟亮,勻整、餘香高長;耐泡度:七泡有餘香

    (2),鐵觀音茶葉清香型:一級

    一級鐵觀音需要具備的特徵:外形條索要壯實、緊結;色澤以綠油潤、砂綠明為佳;葉底勻整;茶乾淨度:淨;內質:香氣:清香、持久;滋味:清醇甘鮮、音韻明顯;湯色:金黃明亮;葉底:軟亮、尚勻整、有餘香;耐泡度:六泡有餘香。

    (3),鐵觀音茶葉清香型:二級

    二級清香型鐵觀音的特徵如下:外形:條索:捲曲、結實;色澤:綠油潤、有砂綠;葉片整碎:尚勻整;茶乾淨度:尚淨,稍有細嫩梗;內質:香氣,清香;滋味:尚鮮醇爽口、音韻尚明;湯色:金黃;葉底:尚軟亮、尚勻整、稍有餘香;耐泡度:五泡有餘香。

    (4),鐵觀音茶葉清香型:三級

    三級清香型鐵觀音特徵如下:外形:條索:捲曲、尚結實;色澤:烏綠、稍帶黃;整碎:尚勻整;茶乾淨度:尚淨,有細嫩梗;內質:香氣清純;滋味:醇和回甘、音韻稍清;湯色:金黃;葉底:尚軟亮、尚勻整、稍有餘香;耐泡度:五泡有餘香。

    2:濃香型鐵觀音等級

    同樣濃香型安溪鐵觀音茶葉按感官指標也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各級感官指標應符合以下的要求:

    (1),鐵觀音茶葉濃香型:特級

    特級濃香型鐵觀音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重實;色澤:翠綠、烏潤、砂綠明;葉片整碎:勻整;茶乾淨度:潔淨;內質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厚鮮爽回甘、音韻明顯;湯色:金黃、清澈;葉底:肥厚、軟亮勻整、紅邊明、有餘香;耐泡度:七泡有餘香

    (2),鐵觀音茶葉濃香型:一級

    一級濃香型鐵觀音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外形條索:較肥壯、結實;色澤:烏潤、砂綠較明;整碎:勻整;茶乾淨度:淨;內質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厚、尚鮮爽、音韻明;湯色:深金黃、清澈;葉底:尚軟亮、勻整、有紅邊、稍有餘香;耐泡度:六泡有餘香

    (3),鐵觀音茶葉濃香型:二級

    二級濃香型鐵觀音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外形條索:略肥壯、略結實;色澤:烏綠、有砂綠;葉片整碎:尚勻整;茶乾淨度:潔淨、稍有細嫩梗;內質香氣:尚清高;滋味:醇和鮮爽、音韻稍明;湯色:橙黃、深黃;葉底:稍軟亮、略勻整;耐泡度:五泡有餘香

    (4),鐵觀音茶葉濃香型:三級

    三級濃香型鐵觀音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外形條索:捲曲、尚結實;色澤:烏綠、稍帶褐紅點;葉片整碎:稍整齊;茶乾淨度:稍淨,有細嫩梗;內質香氣:清純平正;滋味:醇和、音韻輕微;湯色:深橙黃、清黃;葉底:稍勻整、帶褐紅色;耐泡度:五泡有餘香

    (5)鐵觀音濃香型:四級

    四級濃香型鐵觀音需要具備如下特徵:外形條索:捲曲、略粗鬆;色澤:暗綠、帶褐紅色;葉片整碎:欠勻整;茶乾淨度:欠淨,有梗片;內質香氣:平淡、稍粗飄;滋味:稍粗味;湯色:橙紅、清紅;葉底:欠勻整、有粗葉和褐紅葉;耐泡度:四泡有餘香

  • 9 # wacjss

    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有的還有10級。

    1.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淨、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2.一級:緊結肥嫩、勻整、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3.二級:緊結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4.三級:條索緊結、勻整、尚顯毫、勻淨、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 10 # 一茗薌茗茶董樂平

    中國飲茶几千年了,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個#茶葉質量標準#。中國五十年代初就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每年在元旦後,由中茶總公司按企業生產的茶類,把一整套茶樣寄到生產企業中,#按標準生產#,#對樣驗收#的方法把產茶企生產出來的茶葉調撥到全國各地。改革後,打破計劃經濟的方法,#由企業自行銷售#,慢慢地放棄了標準,市場不#以級別來區分質量#,而採用#以價格為導向來區分茶葉質量標準#,從而有很多的經營者,對茶葉的級別分辨不清。由於茶葉品類多,就以綠茶為例,給大家介紹一下,國標中綠茶分為#名優茶#和#普通茶#,#普通成品茶#: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以下是下腳料有:米梗、寸梗、秀眉、未、灰,總之每一種茶都有它的作用。

  • 11 # 流星與天涯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提出了“九品量表”的概念,分別是: 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

    每個等級又細分三個小等級,比如“上”可分為上上,上中以及中上,其餘以此類推。這些便是後來世俗眼中的“三六九等”,因為每個人的出生不同、所處的生長的環境不同,每個人的品質也不同,所以人與人的思想與行為是不一樣的。

    而上文的“品”是指個人的品質,以品質的高低來衡量個人的等級,雖說不全面但並不是沒道理。

    人有三六九等之說,而茶葉同樣如此,茶葉也分等級。如果按照季節來分,茶可以有4個型別,分別是春茶、夏茶、秋茶以及冬茶。若按照節氣來分,那就更多了,比如明前茶、清明茶、雨前茶、白露茶、寒露茶等等。若按照工藝來劃分,就拿綠茶來講,可分為蒸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晒青綠茶。

    其實考量的點如果不同,那麼劃分便不同。而題目中所謂的茶葉一二三級,便是從最根本上的茶葉品質來劃分,也就是我們要從茶葉的“裡裡外外”進行一個全面的評估,然後給出茶葉的成績單。

    茶葉一般會分幾級

    要想了解茶葉是根據什麼來區分的?那麼我們得先了解一下,茶葉一般會分幾級。

    1、白茶的等級

    就拿白茶(福鼎白茶)來說,白茶是根據不同的型別劃分不同等級,並非都是一二三級。按照採摘標準的不同,福鼎白茶分為4種類型,分別是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此外,劃分標準若不同,等級也會有所不同。

    白茶的標準有2個,一個是國家標準,另一個是地方標準。

    (1)、在國標中

    白毫銀針分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

    白牡丹分4個等級,即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貢眉也分4個等級,與白牡丹相同。壽眉分2個級別,即一級和二級。

    (2)、在地標中(福建省的地方標準)

    白毫銀針分為2個等級,即特級和一級。

    白牡丹分為3個等級,即特級、一級和二級。

    新工藝白茶為特級和一級。

    以上就是白茶的等級標準,那麼其他茶葉呢?

    2、綠茶的等級

    綠茶的等級劃分又是如何,綠茶的等級比較多,有特級、一等到十等這11個級別。其中特級到3等便是高階綠茶,而4等到7等就是中檔綠茶,8等到10等就是低檔綠茶。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等級的綠茶,不管是價格、沖泡手法還是飲用人群皆是不同的。

    (1)、高階綠茶自然比較貴,很少人會買來自己喝,一般人會用來送禮。

    (2)、中檔綠茶一般會自己喝,或者用來招待客人,一般茶館就喜歡用這等級的綠茶,即不會虧本,還能有不錯的口感。

    (3)、低檔綠茶一般只是當解渴的茶水,被用於普通的招待。

    高檔綠茶與中低檔的綠茶在沖泡方式上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玻璃杯泡法最適合綠茶的沖泡方式。

    但這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更細緻來說,只有高檔綠茶才是真正適合玻璃杯沖泡法,而中低檔綠茶除了用玻璃杯還可以選擇其他茶具,比如瓷器和茶壺。

    這是為何?

    說白了就是因為高檔綠茶的顏值很高,而中低檔綠茶不怎麼好看,而玻璃杯是透明的,我們可以通過玻璃杯來觀察綠茶在水中的形態。

    那些低端的綠茶很容易在玻璃杯中展示出自身的缺點,為了起到揚長避短的目的,我們可以選擇用茶壺,比如紫砂壺來沖泡中低檔綠茶,此外中低檔綠茶質地比較厚,比較不怕悶,所以合適蓋碗或茶壺這樣的沖泡茶具。

    而高階綠茶需要用玻璃杯展示自己的魅力,幫助自己體現“高階”的價值。

    3、紅茶的等級

    紅茶的等級有2個標準,一個是國內,另一個是國外。國內標準從高到低為禮茶、特茗、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六級、七級。

    而國外標準(國際標準)為OP、BOP、FOP、TGFOP、FTGFOP、SETGFOP等。

    說白了紅茶的國際標準主要根據紅茶(茶青與成品茶)的形態來判斷,而茶葉的形態有葉、碎、片、末,這也是國際紅茶從高到低的排列。

    其中OP全拼為OrangePekoe,是橙黃白毫的意思,而像這樣的茶一般是有完整的芽或芽葉,並且做出來的茶就是高檔的紅茶。B全拼為Broken,指的是碎茶。F全拼為Fannings,是指片塊茶。D全拼為Dust,指的是末兒茶。

    其實很多茶葉也是根據芽葉情況來劃分等級的,像白茶、綠茶等茶皆是如此,芽的價格自然大過葉子的價格,比如像白毫銀針的價格是壽眉的好幾倍。

    4、黃茶的等級

    黃茶與綠茶很相似,不僅在工藝上還是在口感上,它們的相似點有很多。黃茶在工藝上比綠茶多了一道“悶黃”的工藝,這使得黃茶變得與眾不同。

    言歸正傳,黃茶分3大類,或者可以說是3個等級,分別是黃芽、黃小茶以及黃大茶。

    黃芽一般在清明前後採摘的,採摘標準為芽葉連枝,多為一芽一二葉,而黃小茶的採摘時間在清明後,也是芽葉連枝,但多為一芽二三葉。而黃大茶的葉子就粗多了,就像“黃大茶”這名字一樣,聽著就顯得粗礦。

    5、烏龍茶的等級

    烏龍茶一般有分5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但是因為烏龍茶種類豐富,所以有些烏龍茶的等級劃分會更精細些。

    比如像鐵觀音就有分清香型和濃香型,而這2個型別下又細分幾個等級,清香型鐵觀音為4個等級,即為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濃香型鐵觀音為5個等級,分別是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6、黑茶的等級

    黑茶種類也很豐富,主要有湖南黑茶(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湖北青磚茶、四川藏茶(邊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雲南黑茶(普洱熟茶)、廣西六堡茶及陝西黑茶(茯茶)。

    不同的黑茶有不同的劃分方式,比如雲南普洱茶(茶青等級)就有一等到九等的區別,一等自然最好,九等為末。

    一般黑茶有4個等級,即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

    茶葉根據什麼來分級?

    前面說了這麼多的茶葉等級,那麼茶葉到底是根據啥來分級?

    簡單要說是根據茶的芽葉形態,而這只是初步的一個判斷,茶葉等級劃分主要還得根據《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這是審評茶葉的國家標準。

    我們得依照感官指標,從茶葉的條索、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8個方面來評價。

    就拿白茶來講,像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銀針為特級時,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肥壯,若是一級銀針,那麼在條索上的表現為芽針秀長。

    顯然芽粗的就是特級,芽細且長的為一級,這是從茶葉外形上進行一個判斷和分級。

    而條索僅是其中一個判斷依據,看完條索後還得依次從色澤、勻整度、淨度、香氣、滋味、湯色、葉底這7個方面來觀察、判斷茶葉的好壞,區分等級。

    為什麼茶葉會分級?

    面對如此多的茶葉等級,想必有不少人會感到不解,茶葉等級為何要分得這麼清楚,感覺是越分越亂,不由得感嘆自己是徹底糊塗了。

    茶葉分級自然是為了更好區別茶葉型別了,若不分級,我們可能會越喝越糊塗,明明自己喝的是壽眉,卻被店家忽悠成喝的是牡丹。

    若自己對茶葉一竅不通,不明白茶葉的具體等級,那麼我們就容易吃虧上當,買到虛高的茶。茶葉分級這件事是有利於我們普通消費者,分級就能避免貓膩的事情發生,以後可以喝到明明白白的茶。

    當然前提是你得去了解茶葉的等級,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因為有不少不良商家欺負茶友不會辨別茶葉的等級,把一些低檔的茶當作中檔來賣,或者把中檔的茶當成高檔來賣,這裡頭的價格就差太多了。

    有很多茶友喝了很多年的茶,卻對茶的等級劃分還是不清不楚,或者有些人以為自己喝到了高檔茶,實際上卻是中低檔假冒的,著實花了冤枉錢。

    茶葉要分級,這樣才能讓價格更透徹、明顯。好茶就有好茶的價格,品質一般的茶就要賣便宜些。而把這茶葉的等級搞清楚了,自然就避免上當,也不會喝糊塗茶。

    茶葉分級對我們有何好處?

    1、避免花冤枉錢

    芽是芽的價格,葉子就該是葉子的價格。沒有人想要用買銀針的價格去買壽眉,因為銀針與壽眉區別太明顯了,不管在外形上還是口感上,有著雲泥之別。當你知道茶葉的分級,自然不會認錯茶,也就不會買錯茶,避免花冤枉錢。

    2、能更明白地喝茶

    明白了各類茶的等級,那麼我們就能喝得痛快,不會糊塗喝茶。

    3、減少市場亂象

    很多人喜歡模糊茶葉等級,以便以次充好,可能滿大街都擺著高階茶,可哪裡有那麼多高階茶,一般高階茶產量不多,所以其中就有很多不良商家“掛羊頭賣狗肉”,說是特級卻非特級,靠魚目混珠來獲利。

    總結

    茶葉有等級之分,有好自然有壞。而像我們這些喜歡喝茶的人自然討厭買到劣質的茶、假茶、價格虛高的茶。只要自己明白了茶葉的等級,大致知道它們的劃分法,那麼我們就可以能辨別茶葉好壞,避免吃虧上當。

    其實有很多茶葉挺不好區分的,比如像烏龍茶就挺不好分的,因為它們的外形比較像。舉個例子,如果是鐵觀音、本山、毛蟹這3款茶擺在你面前,那麼你能分得清誰是鐵觀音嗎?

    可能很大部分人分不清,就算是資深茶友也不敢馬上脫口而出做出選擇。

    很多茶不好區分,更別說還要分清它們的等級了。

    因此茶葉的等級劃分應該更細緻點,更要讓茶友好理解些。而茶友自身也得多學多喝,多掌握些辨茶能力,這樣才能明明白白喝茶。

  • 12 # 香子913

    茶葉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標準《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對茶葉的條索外形、色澤、整碎、淨度、內質、香氣、滋味醇厚度、湯色、葉底來分類。

    茶葉的等級劃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特級、1級、2級、3級....9級,有的還有10級,其中特級最好,10級最差。

    特級:緊細、勻整、顯毫、勻淨、陳香濃郁、濃醇、紅濃明亮、褐紅細嫩;

    一級:緊結肥嫩、勻整、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明亮、褐紅肥嫩;

    二級:緊結較肥嫩、勻整、條勻較顯毫勻淨、濃純濃醇、紅濃、褐紅柔嫩;

    三級:條索緊結、勻整、尚顯毫、勻淨、濃純、醇厚、紅濃褐紅尚亮;

    四級:肥壯緊結、勻整、尚顯毫、有嫩梗、濃純、醇厚、紅濃、褐紅欠勻;

    五級:條索緊實勻整、略顯毫、勻淨、純正、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六級:壯實、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七級:肥壯緊實、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

    八級:粗壯、尚勻整、褐紅、勻淨、純和、醇和、深紅、褐紅欠勻、九級粗大尚緊實、尚勻整、褐紅、有梗、純和、平和、深紅、褐紅欠勻;

    九級:粗大稍鬆、欠勻整、褐紅稍花、有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有哪些令人震驚的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