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1同步教育
-
2 # NB000
1.幼兒園都不用說了,每天按時接送。小學1--2年級同樣。3年級以後逐漸鍛鍊身體自己上下學,起初會有意識的暗中跟一跟,一定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遵章守規的人。
2.三年級開始配帶電話手錶,要有定位功能,時刻撐控孩子是否到達目的地。
3.遇到法制類新聞或身邊發生過的侵童案例,要及時跟孩子交流勾通,做到防患於未燃。
以上是個人一些心得。祝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電影《親愛的》取材於現實幼兒拐賣事件,引發社會大眾共鳴;電影《熔爐》取材於現實案件,引發關於校園保護的熱議;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基於校園生輝,引發對“校園欺凌”的又一次聚焦.....藝術願意現實並高於現實,幼兒、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校園生活保護意識的確實是現實悲哀上演的因素之一。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或小學之後,他們的活動範圍不再限於家長和老師的視野範圍之內,很多欺負都發生在看不到的地方。對家長來說,兒童的安全是健康成長的第一道關,任何“沒想到”對一個家庭的影響都可能是毀滅性的。而對於這些尚未成為的懵懂幼兒,10歲男孩被刺事件、幼兒園老師傷害事件、校園欺凌事件....自我保護的教育必須得到家長們的重視了。大人無法時時充當孩子的保護傘,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對和解決,這也是成長必經的痛苦之一。
培養孩子溝通、敘事能力
幼教對暴力教育幼兒學生的事件想必大家也都時有耳聞,但有誰注意到這些往往是家長透過校園監控、孩子身上的傷痕才最終得以被發現?校園欺凌、老師粗魯對待,孩子們往往會將傷害隱藏,不敢告訴家長。因此家長必須告訴孩子如果有人傷害到了自己,並且威脅要求保守秘密,一定一定要告訴自己信任的人,他們會來幫助你。當孩子說出秘密後,要肯定孩子的勇氣,感謝孩子的信任。
培養孩子自我防範能力
不輕易給陌生人開門是自我保護常識;和孩子設立私密聯絡暗號,不見暗號不輕易和別人走;要求孩子不和陌生人搭話、不輕易接受陌生人的饋贈,有困難找老師或警察;;不獨自出門,不去偏遠或危險的地方;保護身體的私密地方不被觸碰
培養孩子自我救護能力
不要再以“你不聽話、警察叔叔就會來抓你”的教育方式!而是樹立警察、公職人員在孩子心目中類似於“保護者”的形象!要求孩子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會大聲呼救;牢記110、119、120等重要號碼及爸媽的電話,並會撥打;牢記自家地址,迷路後尋求警察幫助;受到傷害後要立即向家長或老師報告等。
建立親密人清單
重視關於孩子的性教育,以繪本等簡單言語形式教導
和孩子一起閱讀“性教育”相關的繪本,簡單的言語和畫面,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認識生命的“真相”。如:《我們的身體》、《你從哪裡來》、《要是陌生人摸我的身體》、《不要隨便系列》、《生命的故事》、《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等等。
重視孩子品德教育
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受傷害的一方,更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欺負者。很多家長在聽到自家孩子欺負人、打人時的第一反應及處理方式大都是:“我家孩子很乖,絕不會先動手”“我家孩子很聽話的,可能是有矛盾,不是故意的”“打打鬧鬧很正常”.....這些不僅會造成對方家長的不滿,也會是孩子變本加厲的保護傘。面對校園摩擦,家長們要做的事不僅是問責、避責,更重要的是約個時間,坐下來,端正態度大家一起好好談,避免更多傷害的發生!
自我保護能力是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的必備能力,只有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長應該儘早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
提高孩子們的防範意識,並使他們掌握一些自我防護的技能和方法,做到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冷靜的處理學習一些自我防護的知識和方法,保護好自身的安全。
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人為地為孩子創設一些情景,來培養孩子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能力。這些應變能力一般表現為:周圍環境的變化、突如其來的事件等,教孩子要在這些環境中能夠提高警惕,靈活機智地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