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師明禮

    漢武帝首創。

    漢武帝時期,本有太子,但是由於佞臣的陷害,導致太子被漢武帝殺掉,於是再立太子就成了一個難題,漢武帝想來想去,決定立劉弗陵為太子。

    劉弗陵當時只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漢武帝就在立其為太子的時候,將其母鉤弋夫人賜死。

    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時暴風揚塵,百姓感傷。使者夜持棺往葬之,封識其處。(《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為什麼要立子殺母呢?漢武帝自己有一番解釋,說是本朝呂后專制,是因為母壯子幼。

    其後帝閒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其實漢武帝是因為他自己本人的經歷,當年他即位的時候,只有十六七歲,大權被竇太后掌握,漢武帝和她理政觀念多有不合,但是苦於無權,難以施展,想必漢武帝心裡恨透了女人專權,為了他的兒子將來不遭受此種情況,就立子殺母。

    不過,漢武帝沒想到的是,立子殺母,杜絕了後宮擅權,但是卻帶來了權臣擅權,此後霍光作為權臣,翻雲覆雨,帶來了許多不良後果。

    整個王朝實行立子殺母制度的是北魏。

    北魏王朝實行的是子貴母死,非常的沒有人性,而最後一代,因為太后沒死,導致了北魏的滅亡。

    難道這能證明立子殺母正確嗎?

    根本不能啊。

    立子殺母,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歷史上除了北魏和漢武帝的例子,很少有這種情況發生。

    實際上,古代的皇權,有四種威脅,後宮,外戚,宦官,權臣,幾乎每一朝都有一些這樣的例子,殺了太后,沒有了後宮的威脅,但是一樣逃不掉皇帝外戚,宦官權臣的威脅,所以此法不可取。

  • 2 # 達摩說

    從漢武帝開始的。

    漢武帝晚年昏聵,寵信酷吏,遂導致了巫蠱之禍,逼死了太子劉據。

    之後納鉤弋夫人,寵信異常,生劉弗陵,遂欲立此幼子為儲君。本來母憑子貴,這對鉤弋夫人是件好事,但漢武帝卻找了個由頭處死了鉤弋夫人。

    殺完之後,漢武帝就問大臣,殺鉤弋夫人一事大家都是怎麼議論的?

    大臣說:“大家只是不理解,為何立其子,卻去其母?”

    漢武帝遂道出了其中緣由: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

    漢武帝吸取了呂后專權的教訓,為避免主少母壯所有可能帶來的後黨擅權問題,遂決定殺掉鉤弋夫人,以絕後患。

    也有可能是跟漢武帝自己的經歷有關,他年少繼位時,先後受祖母竇太后、母親王太后以及舅舅田蚡一黨的挾制,皇權一度不得伸張。

    這是中國歷史上頭一遭“立子殺母”的記載。

    但其實在中國歷史上,立子殺母的事只是極少的個例,從未被廣泛採納過,更沒有形成過制度。大多數的皇帝其實都不太願意立幼子,立了幼子的往往都是沒有太多選擇,出於無奈才出此下策。這種情況一般都是由皇帝提前組建好顧命大臣團隊,用以形成權力中樞來制衡後黨,比如咸豐帝立同治。

    再或者就是皇帝死得太突然,尚未來及充分考慮,或尚未立儲,一般立幼子都是政治鬥爭的產物了,比如多爾袞立順治。

  • 3 # 不忘初心SY

    任何制度,凡先前的總是比較粗疏,而後起的就可以更加周到。——亞里士多德

    古代的各種制度,雖然在不斷的更新和改進,但不得不說,陳舊的制度,正是奠定新制度的基本。也可以說,陳舊的制度,新制度的粗略雛形。

    就好比古代的君王制度,人類有了文明發展之後,就開始流行了,最開始的是三皇五帝,這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則分別是: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這部分歷史有些摻雜神話了,不過,也是存在的。

    直到後續的五帝,也有著一定的神話色彩,運用了五行劃分,分別為: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皇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只是後世都沒有用帝和黃稱呼自己了,而是換成了君王。

    皇和帝都被後世合併稱呼為三皇五帝,變成了一種先帝的尊稱,後世統治者,一般都被稱之為君和王,就好比秦莊襄王,秦孝文王,秦昭襄王等,都是用的王自稱,當然,還有著天子的說法,就好比周天子。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這個稱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皇帝這個稱號就是秦朝時期開始。秦朝之前,都沒有皇帝,只有,君,王,帝,皇,以及天子,公等頂級稱呼。

    秦朝歷經六世明君,才完成了大一統,把七國的紛爭局面化解掉,這第六世明君,就是秦王嬴政,在征戰六國之時,嬴政一隻用王的稱號,可在征戰六國,完成統一七國的大業之後,嬴政就不樂意了。

    所以,皇帝也是從嬴政這裡開始叫的,為了突出嬴政第一個使用皇帝這個稱號,嬴政就自封自己為始皇帝,也被後世稱之為秦始皇,由此,第一位皇帝也就誕生了。不過,這個稱號又有什麼含義呢?

    其實,這就要從秦始皇的功績開始算了,秦始皇最大的功勞,就是整合了七國的紛爭,把七國的戰火完全給撲滅了,這個功績,可謂是前無古人,哪怕是三皇五帝時期,也都沒有過這種情況。

    所以,秦始皇就認為,自己的業績,連三皇五帝都沒法和他相提並論,甚至感覺三皇五帝創立的業績,也就和他差不多,所以就把皇和帝合併在了一起,令自己有了皇帝的稱號。

    其實秦始皇也確實配得上皇帝這個稱號,皇帝是一種古代封建制首領代言詞,其實,在如今的社會中,也是有著這種存在,只是人文主義的改變,和社會階級制的轉變,令這種存在,變得不再那麼嚴厲。

    古代的君王皇帝有著至尊的權力,可謂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一種,有一句龍顏大怒,生靈塗炭,就是形容皇帝君王的,因為皇帝君王手裡掌握著所有人的命,只要下達旨意,就能左右所有人的命運。

    而如今的領導者,雖然也有著頂級的權利,在世界各國中,首腦級的領導者,甚至擁有改變國家命運的能力,但絕對無法隨意操作人命,這就是時代發展帶來的變化,不是說權力別降低了,而是變得更人性化了。

    在古代,皇帝還有著另外幾種稱呼,九五至尊,真命天子,龍,都是形容皇帝,這種稱呼把皇帝的地位,提升到了頂尖的地步。讓人們對皇帝的尊敬,變得更加虔誠和真實。

    這樣一來,這個稱號,也對加強中央集權,帶來了更好效果,對於古代國家的長治久安,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皇帝這個稱號,在歷史中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了。

  • 4 # 聰明的小龍女

    古代歷史上君王立子殺母的這一殘忍制度從西漢王朝正式開始,漢武帝晚年臨終之前創出,冊封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同時又賜死了他的母親鉤弋夫人,北魏也仿效並沿用了這立子殺母的殘忍制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使用KEEP軟體真的可以健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