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1題最難
-
2 # 天子學國際兒童情商
作為一名情商訓練師,有必要分享一下教育黃金三角原則:孩子+家庭+老師,其中孩子的成長是主體,家庭和老師給孩子的教育支援是輔助,如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本身在努力學習成長,家庭和老師還能夠給孩子更多的教育支援,那麼這個孩子的成長會更全面穩固;如果只有孩子+家庭或者只有孩子+老師,那麼,教育都是不太全面的。所以,教育不是某一方的事情,是一個共同合作的事情。
-
3 # 孫子哥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小孫特意去查了一下中國漢語詞典關於 教育 的解釋:
1.按一定要求培養人的工作,主要指學校培養人的工作:初等~。高等~。成人~。~方針。
2.按一定要求培養:教師的責任是~下一代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
3.用道理說服人使照著(規則、指示或要求等)做:說服~。~幹部要清正廉潔。
個人感覺這個解釋應該更新了。
小孫不知道題主問的這個教育是指什麼?估計是指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但是有沒有想過教育真的是指在書上學東西麼?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會走路、會自己吃飯、穿衣、刷牙、等等這些東西難道也需要找一個老師單獨去教一下嗎?每個家長都會教的,那麼家長不就是在教育孩子嗎?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那麼我也來問幾個問題:
1、學習就是指在學校的時間幾個小時嗎?
2、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僅僅上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就算是教育成功了嗎?
3、孩子這一生是待在學校的時間長,還是待在家裡的時間長?
首先教育沒有什麼所謂的界定,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叫知識,在朋友間、家庭、社會等學到的經驗、技能同樣是知識。
言傳身教,見到即是學到。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的四角關係。而不是看到有人說的三角關係。學校里老師教的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等等,但是到了社會里,老人倒地敢不敢扶還要經過各種磚家的激烈討論,什麼被訛詐啊等等。那麼孩子應該怎麼做呢?
老師只能教道理,而在家庭社會里面才能體會生活、人生是什麼樣。老師在學校教著要好好學習,多讀書,但是家長在家裡如果是天天打麻將、沉溺於抖音刷小影片、網上打遊戲等等那麼孩子如果也學到了這樣那麼到底是誰的責任呢?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最好的榜樣。
教育還是要靠學校、家庭、社會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學習環境。
回覆列表
教育即是家長的事,也是老師的事,同時也是整個社會的事。
離開了家長的家庭教育作為基礎支撐,學校的老師教育就是片面的,離開了學校里老師的教育,只考家庭教育孩子成長是有限度的。最終孩子是要獨立走向社會的,所以,必須經過社會的鍛鍊學習。
現在有的人把教育推給學校,卻又處處那法律限制學校教育。有的老師把教育推給家長,處處要求家長跟進。社會上有些媒體又不加正確引導,致使教育偏差。
教育需要家庭社會學校三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