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野採漁小付

    青蛙我沒有養殖過,但是我經常在鄉間田邊行走,所以我還是對青蛙有一點了解的,有一些著拙見是可以說一說!

    在野外的青蛙,天氣炎熱的時候,就會在岸邊不停的鳴叫,然後捕捉在岸邊飛行的蚊蟲之類的生物,不僅是在岸邊,在一些田地裡面,也能夠看到青蛙的身影,經常的活躍在田邊吃著啃食莊稼的害蟲!

    而且有的時候它會跳進水裡面去吃水裡面的蟲子,還有有的時候我還能夠看到青蛙某個地方找到一隻蚯蚓然後將它慢慢的給吃掉!

    所以如果青蛙不吃飼料的話,可以嘗試購買一些蚯蚓或者一些別的蟲子,比如說蝗蟲給它吃,它應該就吃了!

  • 2 # 夏夜的蚊子168

    不吃飼料,那就用活餌啊

    你試試麵包蟲(大麥蟲),在賣寵物,鳥,金魚的那都有

    青蛙是吃活食的

    大麥蟲幼蟲生長週期為100~120天,最適溫溼度條件下生長期90~120天,平均生長期為100天,幼蟲習性:不同的飼料直接影響到幼蟲的生長髮育。合理的飼料配方,較好的營養,可以促進幼蟲取食,加快生長速度,降低養殖成本。幼蟲喜好黑暗、怕光。幼蟲群體飼養比散居有利於生長。由於群居互相運動摩擦,可 以促進蟲體液迴圈及消化,增強活力。幼蟲的飼料比較簡單,初孵化出的小幼蟲約兩到三毫米,體壁柔軟、顏色為白色,剛孵化出的小幼蟲因體積較小,所以要適當的新增一些精飼料,如小麥粉、大麥粉等。 幼蟲蛻皮時常爬浮於群體表面。初蛻皮的幼蟲為乳白色,十分脆弱,也是最易受傷害的時期。約兩小時後逐漸變為黑褐色,體壁也隨之硬化。正常溫溼度下老幼蟲從開始蛻皮為三到五分鐘,老幼蟲開始蛻皮變成蛹的時間為二到三分鐘。大麥蟲幼蟲飼養期間很難收集到大麥蟲蟲蛻,因為大麥蟲有吃食蟲蛻的習性。 大麥蟲相對於黃粉蟲來說,主要經濟優勢就是皮薄好消化,但是正生長週期較長成本也高。

  • 3 # 對你依依不捨

    幼蛙的飼養管理

    強化馴養:用高密度集中圈養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養在內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釐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餌料臺,池內不設陸地,迫使幼蛙上臺集中採食和棲息。

    誘餌馴食:先用鮮活誘餌料喂1~2天,第3 天開始在誘餌中新增20%的人工飼料,以後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餌”料,主要有蚯蚓、蠅蛆、小魚蝦、昆蟲、蠍牛和泥鰍等;“死餌”是指蠶蛹幹、動物內臟及配合飼料等。以動帶靜,“死餌”活化,最後過度到完全攝食人工餌料。同時要求投料定時、定量、定位。投料時間,春、秋季在中午前後,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時左右幼蛙吃完。體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6~8%;體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餌量應占體重的8~10%。餌料要求新鮮、乾淨和富有營養。

    2、成蛙的飼養管理

    幼蛙轉入成蛙池後,青蛙攝食量大,生長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產量的重要時期,除供應充足的餌料,蝌蚪變態成蛙時即需增加動物性飼料的飼餵,主要是人工培養的蠅蛆、蚯蚓、紅蟲、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餌。在活餌不足的情況下,可搭配混合飼料,如用菜子餅(粉狀)60%、米糠(或麥麩)30%、大豆粉5%、魚粉5% 配合均勻效果較好。蝌蚪活躍在水中,5天以後可供給精飼料,為豆漿、蛋黃、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養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灑上一些濃度為3~5%的石灰水,蚯蚓即會傾巢而出,充當蛙餌。還要適量喂些配合飼料,並要及時分養,調整飼養密度。成蛙飼養1個月後,蛙體重量達100克時,飼養密度每平方米30只,2個月後改為每平方米10~15只。再經短期飼養,即可成為商品蛙上市。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想從python小白成長到能自己做專案,你覺得其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