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雨無阻wind
-
2 # 朱八八
這兩朵烏雲是科學史上最著名的兩朵烏雲。
這兩朵烏雲給物理學帶來了一場深刻的革命,顛覆了經典物理體系,分別導致了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兩大理論體系: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
第一朵烏雲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測量的零結果。經典物理學在這個著名實驗面前,真是烏雲蓋頂,科學家一籌莫展,已經完全搞不定了,這時候,上帝讓一個走了後門託關係才進入瑞士專利局的小職員來救場了,他假設光速不變,拋棄以太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完美地解釋了邁克耳孫-莫雷實驗。那年,他剛剛艱辛地拿到博士學位,並在專利局裡利用業餘時間發表了關於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的四篇歷史性的論文,1905年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還是馮•諾依曼的蘇黎世大學校友,當年一畢業就失業,家裡蹲達兩年之久,相比他後來的成就和名聲,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吉尼斯的一次逆襲了吧。
第二朵烏雲是指盧梅爾等人的著名實驗―黑體輻射實驗,他們發現黑體輻射的能量不是連續的,它按波長的分佈僅與黑體的溫度有關。從經典物理學的角度看來,這個實驗的結果也是不可思議的。
這個時候,一個名叫普朗克的牛人冒出來了,他發現光、X射線以及其他的波只能一份份地發出,每一份他神奇地命名之為“一個能量子”。 “然後他又如有神助般地推出每一份量子等於普朗克常數乘以輻射電磁波的頻率。這關係稱為普朗克關係,其大名鼎鼎的方程表示式為:E= hν 。
這個成就揭開量子物理的序幕,請記住1900年12月14日這個日子,這一天就是量子力學的誕辰。普朗克也因此獲得19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矛盾不在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上,而是體現在廣義相對論上。
目前為止,我們發現了大自然中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作用力,還有引力。而前三種力都是屬於量子力學研究的範疇,只有引力是廣義相對論研究的範疇。相對論中的引力必然屬於經典世界。而其他三種力都屬於超乎常理的微觀世界,用相對論解釋前三種力顯然是不行了。同樣地,用量子力學解釋引力也顯然是行不通的。而且在微觀領域,粒子的運動極其詭異,它們既是波粒二象性的,又遵守態疊加原理,甚至還有魔鬼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而電子繞原子核運動並沒有固定軌道,它們會隨機出現在原子核外的某一空間點上,而我們只能用電子雲這樣的機率方式來量化電子的運動軌道,那麼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方程顯然是不能解釋這種現象的。
還有一個魔鬼般的超距作用——量子糾纏,作用是超光速的,這個也是廣義相對論解釋不了的。
-
3 # 宿命終敗紅塵
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量子引力是對引力場進行量子化描述的理論,屬於萬有理論之一。物理學者發覺,建造引力的量子模型是一件非常艱難的研究。半經典近似是一種可行方法,推匯出一些很有意思的預測,例如,霍金輻射等等。可是,由於廣義相對論(至今為止,最成功的引力理論)與量子力學的一些基礎假說相互矛盾,表述出一個完整的量子引力理論遭到了嚴峻阻礙。嘗試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熱門研究方向,為當前的物理學尚未解決的問題。當前主流嘗試理論有:超弦理論、迴圈量子引力理論等等。
回覆列表
看見民科在這狂踩相對論,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實在是悲嘆國內學界氛圍之烏煙瘴氣。
相對論,量子力學這麼艱深的東西,我只看了個開頭,就直接看結論了,自認為數學學得不錯,可看推導過程依然一頭霧水。
拋個磚吧,希望真正的高手來解答。
我的看法是,兩者各自有適應的領域,卻互相矛盾。
相對論解釋宏觀的,高速的物體,與物理觀測結論契合度很高,是目前最靠譜的理論,光速不可突破的假設目前也沒法打破。量子力學在解釋粒子,微觀運動,電子分佈等等有獨到的見解。從觀察者的角度,給出機率分佈,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我感覺把一種理論建立在機率和外在描述上,總歸是不夠清晰,也許深入到原子內部,才可以像預測行星軌道一樣準確預測電子的運動吧!
期待一個大一統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