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笑春風

    夷陵之戰中,劉備損失慘重,所部兵馬損失數萬,新提拔的將領也所剩無幾。

    但劉備也是留了後手的。由於當時出兵時意見紛紜,劉備並沒有帶傾國之兵出動,而是先把內部安頓好後才出的兵。

    他留下魏延守漢中,趙雲守江州,諸葛亮在成都建立大營,訓練新軍。這樣,雖然夷陵之戰劉備損失慘重,但他還是給諸葛亮留下了一支軍隊的底子。

    諸葛亮在接受託孤後,經過廣開兵源,嚴格訓練,很快又組織了十萬精銳之師,並帶領著他們進行了北伐。

  • 2 # 海鏡清

    這就要怪魏國皇帝曹丕缺乏戰略頭腦了。

    夷陵之戰後,東吳不敢乘勝進攻蜀漢,就是防備曹魏來偷襲自己。而蜀漢呢,卻又害怕東吳乘勝進攻自己,所以把重心放在了蜀吳邊境。

    後來魏滅蜀也是仗著人多勢眾,蜀漢兵力不足,夷陵之戰後蜀漢的形勢更加惡劣

    這時候對曹魏來說,最有利的方案當然是全力打蜀漢了,這時候蜀魏邊境實際上只有魏延的二三萬人駐防漢中,如果曹魏動用半國之兵——估計二十萬左右,從武都、漢中、上庸三個方向同時進攻,魏延兵力有限,顧此失彼,真不好說能守住。一旦魏延守不住,蜀漢只有成都還有一點宿衛軍,實際上也就完蛋了。

    雖然魏延很厲害,但兵力有限,蜀漢又抽不出軍隊援救,只怕能擋住一時,卻不能持久

    即使魏延超能力發揮,能夠暫時抗住,東吳看見曹魏不打自己去打蜀漢了,只怕也會蠢蠢欲動。冷靜一點的話,就會乘機要挾蜀漢,讓蜀漢割讓土地;衝動一點的話,也會發兵進攻蜀漢,求分一杯羹。那樣蜀漢被兩面夾攻,也會完蛋的。

    可是曹丕偏偏選擇了進攻東吳,實在是蠢得到了家。如果把蜀漢和東吳比喻成老虎,二虎相鬥,一虎重傷(蜀漢),一虎輕傷(東吳),獵人(曹魏)不去打那隻重傷的老虎,反而去打那隻輕傷的,結果雖然給輕傷老虎又添了幾道傷口,卻沒能拿下,重傷的老虎也乘機溜走了。

    這不是蠢是什麼?

    曹丕玩宮鬥是把好手,戰略眼光就不行了,偏偏還覺得自己很厲害

    在夷陵之戰前,就有人向曹丕建議和蜀漢一起打東吳,只要把東吳滅了,蜀漢也不能獨存。但曹丕自己認為是高階玩家,不喜歡簡單難度,要玩高難度,所以三國鼎立的狀態又延續了幾十年。

  • 3 # 澹泊25

    夷陵之戰是劉備稱帝僅幾個月的大軍事行動,出兵八萬伐吳,口號是為關羽報仇,實則以軍事行動收復荊州。

    戰爭之地發生在今湖北宜昌北與荊州西一帶,當時吳侯尚未稱帝,一面向北求援曹魏稱臣,一面派大將陸遜拒敵劉備,雙方從正月相持至盛夏的七月,酷熱天干,被陸遜尋找到戰機,大敗劉備。

    陸遜雖然打死和俘虜了大半蜀兵,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派使到吳說以利害,吳候最終以逼死呂蒙和歸還被俘蜀國兵將而結束戰爭。

    蜀國傷亡之兵將,沒有小說裡那麼大,減員可能也就四萬餘,半數還是從新回到蜀國了,加之蜀國內守衛兵將,北伐之力尚存。

    三國曆史上著名的三大戰役之夷陵之戰就此落下帷幕,從此三國一強兩弱格局行成,一直演義到晉國一統。

  • 4 # 台州人在上海市

    哎呀 小孩子都懂的事 難道年紀大了就不懂了 魏這樣做是保險起見 我假設魏國攻蜀國 攻下了還好 攻不下僵持住怎麼辦 無功而返還好,吳國偷襲魏國怎麼辦, 這個時間段根本不可能是蜀國偷襲別人,吳國怎麼想的魏國又不好判斷 魏國乾脆保持現狀就好 我給吳國壓力 好讓你們繼續狗咬狗 反正發展起來還是我贏 魏國這麼做是最保險的 你如果還不懂的話 我給你說個事的就明白了 錢少的時候想怎麼努力賺錢,錢多的時候想怎麼保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長期在國外上班,時間久了夫妻感情會發生變化嗎?會離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