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懷璞堂主
-
2 # 美麗的神話286268163
我認為,每一個人都自帶特長。特長沒有貴賤之分。主要找出自己喜歡的事物並持之以恆去做,在自已感興趣並能勝任的方向積累定能有收穫成為自己的特長。 比如身體柔韌性好的人可以習舞,樂感好的人從事詩歌,動手能力強的人創作生活藝術等等。
-
3 # Mrsun先森O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學藝術不是為了考試好考,大學好上。不是說有特長。而是為了在以後的生活中,有自己喜歡的事物。可以讓我們的物質世界,價值觀,精神世界昇華。讓我們得生活更加充實。我是學藝術的。我喜歡我接觸的新鮮事物。藝術和特長不對等。藝術源於生活,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
-
4 # 盒飯嘮電影
這是衡量自身基因的第一步
藝術特長生分兩類,第一類,真正的從小喜愛藝術,可能家庭因素,可能自身原因,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愛,無法自拔,目標要成為一個藝術創造者來走完一生的人。第二類,為了考學捷徑,不喜歡上文化課,應是認為自己有所謂的藝術細胞,從而來藝術自己的人生,可能最後不知道自己被生活藝術了,還是自己藝術了自己的人生的人。
我上學的時候學的是美術。本以為我是第一種,從學習藝術那一刻,我認為我這一生就跟藝術幹了,什麼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爻。什麼大風衣,大畫板,藝術頭型,還是骨子裡的那種藝術生的傲氣,走到哪裡,藝術氣味散發濃重...結果從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刻,我深刻的感覺到,原來藝術只是我用來上學的走的一個捷徑罷了,硬生生的把自己掰成第二類了。Too young too simple!太傻太年輕!
不過,透過我在高中二年級發現自己學習文化課走普通高考的道路壓根就考不上大學的覺悟,我還是不後悔走了藝術生的道路。儘管可能現在這條路已經不算是一條考試的捷徑了吧。其實藝術生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同樣跟學習文化課一樣需要吃苦頭,只是各有各的哭罷了。然而我就發現了自己在人群中思想上是個“異類”。這種覺悟,讓我很受益,我壓根不是那種隨波逐流的人,我感覺從那時候,高中的時候就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決定自己的人生,不在意別人的看法,選擇遠比努力重要,然而選擇之後一定要堅持。寫到這裡,我回想起跟我一起學美術的同學,在高三的時候,他放棄藝術生道路前給我說的一句話:“你一定會後悔的!”呵呵,那位同學,你現在還好嗎?從那以後我們再也沒有見過面了啊。
無論是普招還是藝術,人生的道路沒有捷徑,吃得苦中哭,方為人上人。既然選擇,就不要後悔,堅持走自己的路,走到春暖花開,燈火通明,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
5 # 雲520寶
藝術特長生是以美術或者音樂舞蹈為專業的學生,而藝術源於生活但是更高於生活,所以藝術特長生常年受藝術的薰陶,其性格帶有明顯的藝術特徵,不接地氣,全身心都被藝術泡著,自然跟文化生截然不同,而讓文化生難以理解,所以遭到歧視,這也體現出中國非藝術生對藝術的品鑑能力不高……
回覆列表
首先我女兒就是藝術生(美術),我個人分析了藝術生的組成:1、是自己真喜歡或者有天賦有家傳;2、是文化課成績偏低,並且小學初中有些才藝底子,藝術生相對競爭少些;藝術生的學習培訓費用很高,普通家庭不好承受;3、是文化課太垃圾了,家裡有關係或者有錢能有個大學上;先說另類,相對於我們傳統高中同學的埋頭苦讀不同,藝術生特立獨行,表現欲強,缺少了我們傳統認知的嚴肅性,千篇一律也就不是藝術生了。再說歧視的,嚴格來說歧視是最後一種,因為藝術生有些名額是可以操作的,並且藝術的評分也沒有固定標準;其他的藝術生沒什麼可歧視的,以後他們的成就也不一定在985.211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