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在元朝的統治下民不聊生,由此帶來的不僅僅是民生的摧殘,更為重要的是北方的文化教育事業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下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與此同時,南方在此期間並沒有遭受到如此的摧殘,由此帶來的是在明朝初年的科舉考試中,南方考生的成績普遍優於北方考生。在這場南北榜案件中,劉三吾作為當時的主考官,堅持以考試錄取,引起廣大北方考生的不滿,儘管最後朱元璋為了平息北方考生的情緒,將北方考生全部錄取,但是作為明初“三老”之一的劉三吾,自始至終都耿直對待,絲毫沒有要改變自己以成績優劣錄取的初衷。
劉三吾的墓地
就不難發現,無論是朱元璋兩次要求重新審查卷宗,還是劉三吾和張信堅持以成績定名次,都沒有對錯之分。但是朱元璋的態度很明顯是想給予北方考生一定的優待,這不僅是簡單的籠絡天下讀書人的心,更重要的是新建立的明朝,根基尚且不穩固,而北方又常年遭受摧殘,可以說,正是北方用自己遭受的損失為南方在經濟重心南移之下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為南方的發展創造了環境,所以北方的人民更需要得到一定的關照,這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支援大西北”計劃。不過太過耿直的劉三吾可能是沒有體悟到聖意,只是想著要堅持科舉取士的公平。在劉三吾的眼裡,科舉取士的公平就是以成績定優劣,屬於絕對的公平,而在朱元璋的眼裡,此時的公平應該是一種相對的公平,要考慮到南北之間的差異。不過朱元璋對南北榜案件的處理有些苛刻,張信等人被以“藍黨”案的餘黨處死,當時的狀元等南方考生也被處死,劉三吾因為之前擔任過太子的老師,而且已經80多歲,所以免於處刑,發配充軍邊塞。
朱元璋
所以,南北榜中劉三吾的行為,並沒有過分的大錯誤,他只是一味地堅持科舉取士以成績定優劣而已。而後不久,劉三吾得到朱元璋的赦免,回家安度晚年。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八十還家能有幾?當時晝錦亦堪誇。不愧是“坦坦翁”。
科舉結束後的榜單
參考文獻
龍超歡:《劉三吾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裴毅然:《明初血榜案:高考分省之源》,中國青年報,2012年6月25日第002版
北方在元朝的統治下民不聊生,由此帶來的不僅僅是民生的摧殘,更為重要的是北方的文化教育事業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之下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與此同時,南方在此期間並沒有遭受到如此的摧殘,由此帶來的是在明朝初年的科舉考試中,南方考生的成績普遍優於北方考生。在這場南北榜案件中,劉三吾作為當時的主考官,堅持以考試錄取,引起廣大北方考生的不滿,儘管最後朱元璋為了平息北方考生的情緒,將北方考生全部錄取,但是作為明初“三老”之一的劉三吾,自始至終都耿直對待,絲毫沒有要改變自己以成績優劣錄取的初衷。
劉三吾的墓地
就不難發現,無論是朱元璋兩次要求重新審查卷宗,還是劉三吾和張信堅持以成績定名次,都沒有對錯之分。但是朱元璋的態度很明顯是想給予北方考生一定的優待,這不僅是簡單的籠絡天下讀書人的心,更重要的是新建立的明朝,根基尚且不穩固,而北方又常年遭受摧殘,可以說,正是北方用自己遭受的損失為南方在經濟重心南移之下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甚至可以說為南方的發展創造了環境,所以北方的人民更需要得到一定的關照,這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支援大西北”計劃。不過太過耿直的劉三吾可能是沒有體悟到聖意,只是想著要堅持科舉取士的公平。在劉三吾的眼裡,科舉取士的公平就是以成績定優劣,屬於絕對的公平,而在朱元璋的眼裡,此時的公平應該是一種相對的公平,要考慮到南北之間的差異。不過朱元璋對南北榜案件的處理有些苛刻,張信等人被以“藍黨”案的餘黨處死,當時的狀元等南方考生也被處死,劉三吾因為之前擔任過太子的老師,而且已經80多歲,所以免於處刑,發配充軍邊塞。
朱元璋
所以,南北榜中劉三吾的行為,並沒有過分的大錯誤,他只是一味地堅持科舉取士以成績定優劣而已。而後不久,劉三吾得到朱元璋的赦免,回家安度晚年。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八十還家能有幾?當時晝錦亦堪誇。不愧是“坦坦翁”。
科舉結束後的榜單
參考文獻
龍超歡:《劉三吾研究》,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張廷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裴毅然:《明初血榜案:高考分省之源》,中國青年報,2012年6月25日第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