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式超重型坦克與傳統的炮塔式坦克相比,雖沒有什麼差異,但它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個是形體龐大;另一個是採用了電傳動裝置。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定的關係。“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效能資料如下:戰鬥全重188t,乘員6人,車長12.66m,車寬3.67m,車高3.63m,主炮口徑128mm,輔助火炮口徑75mm,發動機最大功率1080hp,最大速度22km/h,最大行程186km。從總體尺寸上看,“鼠”式坦克的車長達12.66m,車體長9.034m ,連80年代~90年代的主戰坦克也都沒有這麼“大塊頭”。車體所以這麼長,是因為採用了電傳動裝置。從總體佈置中可以看出,光發電機加上聯軸器就有3m多長,佔整個車體長的三分之一。而當代主戰坦克的車體長也只有7m多。
“鼠”式超重型坦克
車體前部中央為駕駛室,駕駛員和機電員均位於駕駛室內,駕駛員的左右兩側是油箱,駕駛室的後面是發動機。發動機的右側是冷卻風扇,左側是散熱器,後面是龐大的發電機。發電機的右側是輔助動力裝置柴油機(功率8hp)和蓄電池,左側是彈藥室,後面是變速箱,車體後部有2臺直接驅動主動輪的電動機,並掛有一個輔助油箱,容量為1000L。
採用電傳動裝置可以實現無級變速,操縱效能也較好。再一個考慮是二戰期間的機械式變速箱很容易出故障,而採用電傳動裝置的可靠性就高得多。還有一個優點是電動機和發電機可以分開佈置(靠電纜傳輸電能),有利於合理地進行總佈置。電傳動裝置的最大缺點是發電機的體積太大,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坦克上很少採用電傳動裝置的最主要原因。“鼠”式坦克的動力裝置為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的DB509型V型、12缸汽油機,氣缸容積44.5L,最大功率1080hp(784kW)。變速箱有2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由於採用了電傳動裝置,變速箱可以做得較小,甚至可以取消變速箱。它的行動部分採用了平衡式懸掛裝置的交替排列式負重輪,這種結構在二戰中的德國坦克上經常採用。履帶板的寬度為1100mm,履帶接地長為5880mm。即使這樣寬的履帶,整車的單位壓力仍高達1.31kg/ cm) (12.8MPa),比一般的坦克高得多。車底距地高為570mm,越壕寬為4.5m,最大爬坡度30",最大行程186km。
兄弟你犯了好幾個錯誤
第一,老鼠不是坦克殲擊車,他就是個坦克。
第二,這問題爛大街了好不好,這是我截的百度百科,我再給你丟個維基百科
“鼠”式超重型坦克與傳統的炮塔式坦克相比,雖沒有什麼差異,但它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個是形體龐大;另一個是採用了電傳動裝置。這兩者之間還有一定的關係。“鼠”式超重型坦克的效能資料如下:戰鬥全重188t,乘員6人,車長12.66m,車寬3.67m,車高3.63m,主炮口徑128mm,輔助火炮口徑75mm,發動機最大功率1080hp,最大速度22km/h,最大行程186km。從總體尺寸上看,“鼠”式坦克的車長達12.66m,車體長9.034m ,連80年代~90年代的主戰坦克也都沒有這麼“大塊頭”。車體所以這麼長,是因為採用了電傳動裝置。從總體佈置中可以看出,光發電機加上聯軸器就有3m多長,佔整個車體長的三分之一。而當代主戰坦克的車體長也只有7m多。
“鼠”式超重型坦克
車體前部中央為駕駛室,駕駛員和機電員均位於駕駛室內,駕駛員的左右兩側是油箱,駕駛室的後面是發動機。發動機的右側是冷卻風扇,左側是散熱器,後面是龐大的發電機。發電機的右側是輔助動力裝置柴油機(功率8hp)和蓄電池,左側是彈藥室,後面是變速箱,車體後部有2臺直接驅動主動輪的電動機,並掛有一個輔助油箱,容量為1000L。
採用電傳動裝置可以實現無級變速,操縱效能也較好。再一個考慮是二戰期間的機械式變速箱很容易出故障,而採用電傳動裝置的可靠性就高得多。還有一個優點是電動機和發電機可以分開佈置(靠電纜傳輸電能),有利於合理地進行總佈置。電傳動裝置的最大缺點是發電機的體積太大,這也是迄今為止在坦克上很少採用電傳動裝置的最主要原因。“鼠”式坦克的動力裝置為戴姆勒-賓士公司生產的DB509型V型、12缸汽油機,氣缸容積44.5L,最大功率1080hp(784kW)。變速箱有2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由於採用了電傳動裝置,變速箱可以做得較小,甚至可以取消變速箱。它的行動部分採用了平衡式懸掛裝置的交替排列式負重輪,這種結構在二戰中的德國坦克上經常採用。履帶板的寬度為1100mm,履帶接地長為5880mm。即使這樣寬的履帶,整車的單位壓力仍高達1.31kg/ cm) (12.8MPa),比一般的坦克高得多。車底距地高為570mm,越壕寬為4.5m,最大爬坡度30",最大行程186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