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向青山
-
2 # 猴格大人
秦、晉、齊、楚都是大國封號,源自春秋戰國時期,這幾個國號所在之國都是當時的超級大國,因此,這幾個國號在後來的王朝中成了大國封爵。秦王只是在唐朝備受尊崇,因為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原來封爵是秦王,所以,秦王在唐朝就不能再封給臣下(皇子)們,以示對老祖宗李世民的尊崇。
但是他在其他王朝就只是普通的一等大國秦王,沒有特別之處。
舉例說明:契丹遼國比較尊崇的王號是梁王,遼聖宗的封號,金國則是葛王,金世宗的封號,宋朝就是晉王,宋太宗的封號。都是他們做了皇帝后,這個王爵封號就是代指皇位繼承人了,遼國後來的道宗和天祚帝都封過樑王。金國就不授予皇子了,但是金章宗得子後就視兒子為太子繼承人,封兒子為葛王,還專門下詔解釋這個封號的尊貴性。
到了元朝,最尊貴的就是燕王,因為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最初封燕王,所以,在元朝後來,燕王就成了太子之前的封號,不過元朝的燕王太子很悲催,沒有一個登上皇位的。
元明時期,秦王都是一等大國秦王,尊貴自然是尊貴,如題主所說人人尊崇,再無秦王,就太誇張了。就是這樣。
圖片選自網路侵刪。
中國古代的王爵一般分兩級,王(親王)和郡王。
而王爵又以“一字王”為尊,即封號只有一個字,並源於春秋國名,其中最尊貴便是晉王、秦王、齊王、楚王,之後才是魯王、趙王、魏王、梁王等等,其實基本上是按國力排名的
郡王一般都是“二字王”,也就是封號有兩個字,以郡縣的名字來稱呼,比如常山王、長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都是以郡命名的王。
所以,秦王受尊崇的原因便是因為它位列最顯貴的“一字王”。
但其實最尊崇的王爵並非秦王,而是晉王。
中國歷史上有29位晉王,其中最終稱帝的有13位(包括追尊的兩位)。
晉王司馬炎——建立西晉
晉王司馬睿——建立東晉
晉王楊廣——隋煬帝
晉王楊昭——楊廣長子,追諡孝成皇帝,廟號世宗
晉王李治——唐高宗
晉王安慶緒——安祿山之子,殺安祿山自立為帝。
晉王李克用——五代時期 後唐太祖
晉王李存勖——五代時期 後唐莊宗
晉王石敬瑭——五代時期 後晉高祖
晉王柴榮——五代時期 後周世宗
晉王趙光義——宋太宗
晉王孛兒只斤·甘麻剌——元泰定帝追尊其為元顯宗
晉王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元泰定帝,元朝第六位皇帝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晉王是李定國,曾經是大明最後的希望。
歷史上的秦王約有15位,最終稱帝的有3位
秦王司馬鄴——西晉愍帝,西晉最後一位皇帝
秦王楊浩——宇文化及殺楊廣後立的傀儡皇帝
秦王李世民——唐太宗,這也是秦王中最著名的一個。
此外,未稱帝的秦王還有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天王苻堅、晉朝司馬炎的三子秦王司馬柬、楊堅的三子秦王楊俊、楊堅的孫子秦王楊浩、趙匡胤的第四子秦王趙德芳(也就是小說中的八賢王)、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等等。
所以,若以稱帝而言,其實晉王更尊,秦王之所以名聲在外,是因為李世民的存在,李世民的光芒太盛。
我不知道有沒有李世民之後再無秦王的說法,因為唐朝之後的秦王也不少。即使有,應當也是指所有的秦王的光芒也不及李世民的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