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史記》記載“秦起襄公,章於文、繆,獻、孝之後,稍以蠶食六國,百有餘載,至始皇乃能並冠帶之倫。”意思是說秦國從秦襄公開始,但是從秦文公開始秦國開始興盛。這是司馬遷對於秦國第二代君主的認可和讚揚。那麼秦文公有哪些重要功績呢?秦文公繼位時期的歷史背景:

    秦人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被冊封伯爵。並把已經被西戎佔領的岐山西邊的周王朝的故土封給了秦國。秦國首任君主秦襄公在收復封地的戰鬥中戰死沙場。少年的秦文公在這種情況下繼位。

    秦文公的歷史功績:

    1、鞏固現有國土,建立新都。

    秦文公繼位後,並沒有向父親一樣繼續向西拓展版圖。而是踏踏實實的經營鞏固現有的領土。吸引人口,發展生產,積蓄國力。另外,在渭水流域建造新都城。使秦國的政治中心距離中原更近了一步。

    2、開疆拓土、創造良好的外部聲譽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請過國力逐步強大。秦文公這時才發兵拿下岐山,向西驅趕西戎部落,拓展版圖。不斷的吸收人口,發展生產。同時主動歸還周王室岐山以東的土地。在諸侯都尊周王室共主的時代,獲得了周王室和諸侯國的稱讚和好感。為秦國接下來的發展贏得了良好外部環境。在這裡文王耍了個小花招,如下圖所示:即使把土地還給周王室,由於距離太遠,中間還隔著西戎根本沒辦法接收,只能由秦國代管。這下,秦國的裡子和麵子都有了。秦國在新開闢的國土上勵精圖治,休養生息。穩紮穩打的提升實力,不貪圖短時間的領土擴張。為後來秦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開啟民智

    文公借鑑中原文化,開啟國民智力。讓大家知道為何而戰,增強國民的主人翁意識,提高國民的凝聚力。同時,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入先進方法。使國民逐漸走出愚昧,間接提高了國民素質。有利於秦國國力的進一步發展。

    綜述:秦文公是秦國曆史上起著承上啟下重要作用的一位君主,在秦國曆史上的功績不可磨滅。

  • 2 # 文史劉磚家

    總結起來就是四件大事:

    一、向東擴張,營建城邑;

    二、設定史官,教化百姓;

    三、討伐西戎,收周遺民;

    四、嚴行秦法,首誅三族。

    《史記》中對秦文公的記載:

    文公元年(公元前765年),居西垂宮。在今天甘肅禮縣一帶三年。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名義上是狩獵活動,實際上是東進的一次試探。四年,至汧渭之會。在今天陝西寶雞一帶。曰:“昔周邑我先秦嬴於此,後卒獲為諸侯。”乃卜居之,佔曰吉,即營邑之。十年,初為鄜畤,用三牢。古代祭祀時,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稱三牢。十三年,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餘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十九年,得陳寶。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父母、兄弟、妻子為三族。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豐大特。四十八年,文公太子卒,賜諡為竫公。竫為太子,是文公孫也。五十年,文公卒,葬西山。

    秦文公是秦襄公之子,秦國被封為諸侯國後的第二任君主。在位五十年,僅次於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四年),他東征西擴,加強統治,設定史官,嚴行秦法,首誅三族,對秦國早期的發展有較大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人們更喜歡哪些方面的哪些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