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46479839813

    把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原理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用以說明事物、解決問題,使之變成生活的哲學、行動的哲學。唯物辯證法是客觀世界規律和人類實踐經驗的高度概括,是原本深深植根於現實的活的哲學。但是,在當代,許多人對辯證法的認識,停留在經過高度抽象形成的一系列概念、範疇、原理上。辯證法如果只停留在書本上,停留在理論中,專搞概念的演繹,死摳書本的教條,就會變成空洞的、枯燥的、僵死的東西,那就會陷入本本主義的泥潭。只有使辯證法回到現實中來,密切聯絡實際的生活和工作,用以認識和解決現實中所遇到的問題,才能顯現其活的、旺盛的生命力。 辯證法就是哲學在生活中最生動、最突出的體現,展示了辯證法無堅不摧的強大威力。有許多將辯證法運用得活靈活現的經典例子。例如:“夏天有蒼蠅、蚊子,但夏天能長出我們所必需的糧食和各種作物;冬天雖然少一些害蟲,但冬天也不長莊稼,因此,誰也不會希望總是過冬天。”道出了評價改革開放要看主流的道理。又如:“按鎖配鑰匙,鏽鎖先膏油。把思想問題比做鎖,是先有鎖,鑰匙後配。對很落後、難辦的人,轉化得有個過程,得先點一點兒油,慢慢再捅,不然不是把鎖捅壞了,就是把鑰匙弄斷了。”告誡人們做思想工作要尊重規律,要講究循序漸進。 我們如果把唯物辯證法、群眾的智慧和通俗生動的語言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思想和觀點呈現出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如用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語言道出了許多深刻的辯證法道理,給人印象深刻。比如:“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氣,下了廢棋不在意,其實廢棋有時比臭棋損失還大,它耽誤了許多時間和機遇。回想一下,建國以來我們下了多少廢棋!”又如:“自吹不好。越吹越灰,越吹越飛。八分成績吹成十分,人們最多給你打六分;八分成績只說六分,人們反而給你打八分乃至十分。如果你不服,繼續加大吹的力度,那麼群眾會只看你的缺點問題。” 毛主席的《實踐論》、《矛盾論》以中國化的語言講馬克思主義哲學。艾思奇的《大眾哲學》使哲學深深紮根於人民大眾的生活之中。這些經典著作影響了中國幾代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瑞環同志的《辯證法隨談》在把哲學通俗化、生活化、群眾化上與以上著作是一脈相承的,讀後令人耳目一新,深受感動。 人們長期生活和工作實踐中積累的大量的工作經驗和思想方法,對我們做好工作、加強修養、為人處事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比如:“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在方針政策上找原因,反覆出現的問題要從發展規律上找原因。”又如:“看人必須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點還是優點,既要看缺點對工作有多大害處,更要看優點對事業有多大用處。就一般講,要先看長處後看短處,發揮長處避其短處,在發揮長處的過程中補其短處;要先看優點後看缺點,在發揚優點的過程中克服缺點。”再如:“高明的領導之所以高明,主要不在於他的腦袋比別人聰明,而在於他善於綜合,善於概括,善於汲取更多人的實踐經驗和聰明才智。”這些話讀後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總之,可讀性強的優秀的哲學普及著作。會給指導人們如何社會與學習和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垂盆草是叫馬齒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