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才無忌大夫
-
2 # 快樂書法
謝邀!
《聖教序》是集字刻帖。與馮承素摹本《蘭亭序》墨跡有許多不同點。最關鍵一點,是聖教的筆畫起收斬截利落,字形結構相對中正平和。
聖教是煌煌大帖,全文1904字,其中單獨出現的字727個,重複出現的字473個。重複字中,之字就出現過52次,無字出現過38次,而字出現過42次,其,者,故,不,於等等都重複出現過二三十次。細察之,重複的字沒有一個在造型上重複的,都有程度不同的變化。聖教被歷代書家允為學習行草書,學習二王的入門範本。
但聖教存在天然不足。學習時應該高度注意。
一,聖教是集字刻碑,字形的大小,傾側以及字組(兩個字以上相連或兩字以上墨色,字形大小,傾側方向相同),行矩的變化幾乎沒有,即使有簡單的變化,但幅度不大,有的甚至還不自然。不參考其它帖練習,單獨學聖教,往往單字寫的相當準確了,但成篇就象砌磚塊,寫得字形一樣大,筆畫一樣粗,墨色一樣黑,形成所謂的‘’三一‘作品‘’。
這是寫行草書的大忌。
二,看不清筆路。這個問題有利也有弊。利在於寫出來筆畫乾淨利落,弊在於筆法的簡陋單調,因為刻工不可能把筆法最精微的部分刻在棗木板上。看不到就談不上學到。
三,學習聖教的關鍵,是要掌握行書的結構,以及同字不同形的變化規律。這是學習行書以及所有字型的核心課題之一。結構能隨意拿捏,其餘的問題會隨著結構的準確優美而自然得到解決,或專門訓練一段就能提升上來。結構學不好,永遠都是障礙。聖教是學習結構的重要參考資料。
與其它帖交替練習,本來就是學習書法的題中應有之意。但要有目的性。學習書法就是不斷補短的過程,筆法,章法,墨法上存在短板,可以找出在這幾個方面有代表性的,二王一系的法帖,參考練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待,逐步解決。
古法帖各有突出的一面。但以二王的手札,宋人蘇軾,米芾的行草書經典法帖為範,當為正途。
不是互動練習的問題,關鍵是需要什麼,就補充什麼的問題。
-
3 # 孽海泛舟
我也恬不知恥的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樓上有很多老師說的都很好。
我也臨《集王聖教序》學多了之後也覺枯燥,也找了一些其他碑帖輔助,《二王尺牘》《文賦》等等,我覺得這些碑帖可以增加對於王字的理解,至於《蘭亭序》,暫先放一放,以後再學習。
-
4 # 千年蘭亭
《懷仁集聖教序》一是集字,二是碑刻,故在臨習時一定要同時學習其他法帖。
一、要臨習王羲之其他法帖。因《聖教序》是集字,雖懷仁歷經近25年整合,足以代表書聖精華,但這些字畢竟是在不同時間、情緒、氣氛下寫成,在行氣上略失自然,連貫性稍差。
而王羲之的其他作品正好可以彌補這些不足,這樣方可正確理解王字的筆法和章法。
二、要參考歷代大家臨習王羲之法帖的作品。學碑得間架,學帖得筆法。學碑可以強其骨,學帖可以養其氣。
《聖教序》因是碑刻,要學好筆法可從王氏系脈的歷代大家的墨跡著手,比如楊凝式的《韭花帖》,比如王鐸的《聖教序》臨作,比如趙孟頫的行書作品,等等,看他們是如何寫王字的。
-
5 # 羅落落
個人感覺最好聖教序和其他墨跡帖子進行互補,以補充碑帖的不足,比如和趙孟頫的幾首賦或者手札或者大王的手札互相學習比較好
回覆列表
和《蘭亭序》可以穿插練習,蘭亭以圓筆為主,聖教序以方筆為主,如此可以方圓兼備。也可臨唐李邕《雲麾將軍碑》,風格較接近,也是方筆為主,金石味足,容易入手。我是這樣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