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馬故事會
-
2 # 心靈天使
從眾是在群體壓力下,個體在認知、判斷、信念與行為等方面自願地與群體中的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從眾俗稱“隨大流”,表現為個體的意見與行為和群體中的多數人相符合。
(一) 從眾行為的原因
1. 尋求行為參照:在許多情景中,個體由於缺乏知識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況等)而必須從其他途徑獲得自己行為合適性的資訊。
2. 對偏離的恐懼:偏離群體的個體會面臨較大的群體壓力,乃至制裁。
3. 群體凝聚力:群體凝聚力是指群體對其成員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員之間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體中的成員,群體認同感較強。
(二) 阿希的從眾研究
社會心理學家阿希(Asch, S.)在研究群體壓力時,曾經做過一個經典的從眾實驗。
阿希將7個男大學生被試者組成一個小組,請他們圍在一張會議桌的周圍,參加所謂的“知覺判斷實驗”。實驗的真正目的是,考察群體壓力對從眾行為的影響。7名被試者中,只有編號為6的被試者是真被試者,其他均為實驗助手,也就是同謀者。
實驗者依次呈現50套卡片,每套卡片有兩張。一張卡片畫有一條標準直線,另一張畫有3條直線,其中的一條同標準直線一樣長。被試者的任務是判斷3條直線中哪條與標準直線一樣長。
實驗開始後,頭兩輪比較都很順利,所有的判斷都一致,真被試者覺得任務很簡單。但第三輪比較開始後,雖然正確答案還是很明顯,但是被試者的判斷開始出現分歧。首先,1號做出了錯誤回答,接著2號也做出了同樣錯誤的回答,這時真被試者有點緊張了,他端坐在椅子上,緊盯著卡片。3號也表示贊同前兩位的看法後,真被試者開始出汗了。“為什麼是這樣,這些人眼睛有問題?”他開始問自己。然後,4號、5號同樣也“睜著眼睛說瞎話”,這時真被試者的立場開始動搖。輪到6號,也就是真被試者判斷了,結果怎樣?實驗表明,數十名被試者自己獨立判斷時,正確率超過99%,但跟隨他人一起判斷時,做出錯誤判斷的比例平均達到37%,76%的被試者至少有一次迫於群體的壓力,做出了從眾的判斷。
阿希還發現,當卡片上直線的客觀差異變小時,從眾的比例開始上升。這意味著,情景很模糊時,人們進行客觀判斷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選擇從眾。此外,如果在群體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試者,從眾的比例會明顯下降。這說明,如果個體的判斷受到支援,哪怕是少數人的支援,那麼他也能更好地抗拒群體的壓力。
回覆列表
好奇害死貓!
N年前看過劉嘉玲、胡軍、小宋佳、廖凡主演的《好奇害死貓》,廖凡以一個小保安的身份捲入一場與其風馬牛不相及的一次三角、血腥案件中,看完為小保安惋惜不已:幹嘛那麼好奇?“無論你命多大,好奇心過強都會死翹翹”!
人至中年卻感嘆好奇心的稀缺,對個人有多可怕!
在自己苦苦的在傳統行業尋找創業的風口時,淘寶、直播、短影片、自媒體已完成第一波紅利期!等到自己聽到、看到、覺到的時候,無數好奇的人、不從眾的人已在新的行業吃飽了時代的紅利,開疆拓土、修築城池,佈下了難以追趕、企及的天塹鴻溝!我又成了那個,不,是無數個!沒有好奇心、不敢嘗試、盲目跟風從眾的人!繼續踏踏實實的做自己穩穩當當的觀眾!萬無一失,無風無險!
任何事物、行業,在出生之時,都會遭到傳統勢力的鄙視、阻擋、打擊!唯有好奇心強烈、膽識過人的才有可能抓住那稍縱即逝的良機!
從眾會躲避過陷阱,也會錯失掉餡餅!
從眾心理讓人喪失好奇心和膽量勇氣!人會變成從眾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