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帥小西De
-
2 # 等等科普
引用文章又不是摘抄,為啥會重複呢?…一般引用,難道不該是對已經發表文章的方法體系下對他的論點做評述麼?看了文章沒消化就用了的情況下才會照搬吧。話說研一的時候也確實因為這個被老闆訓過,後來就學會了。
-
3 # 依然ybc
如果直接引用的話,也會算入到重複部分,只有進行修改,用自己的話來總結,才可能不重複,關於知網檢測系統說明如下:
1、知網學位論文檢測為整篇上傳,格式對檢測結果可能會造成影響,需要將最終交稿格式提交檢測,將影響降到最小,此影響為幾十字的小段可能檢測不出。對於3萬字符以上文字較多的論文是可以忽略的。
對比庫為: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中國專利全文資料庫,個人比對庫,其他比對庫,部分書籍不在知網庫,檢測不到。
2、上傳論文後,系統會自動檢測該論文的章節資訊,如果有自動生成的目錄資訊,那麼系統會將論文按章節分段檢測,否則會自動分段檢測。
3、有部分同學反映說自己在段落中明明引用或者抄襲了其他文獻的段落或句子,為什麼沒有檢測出來,這是正常的。中國知網對該套檢測系統的靈敏度設定了一個閥值,該閥值為3%,以段落計,低於3%的抄襲或引用是檢測不出來的,這種情況常見於大段落中的小句或者小概念。舉個例子:假如檢測段落1有10000字,那麼引用單篇文獻300字以下,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實際上這裡也告訴同學們一個修改的方法,就是對段落抄襲千萬不要選一篇文章來引用,儘可能多的選擇多篇文獻,一篇擷取幾句,這樣是不會被檢測出來的。
4、一篇論文的抄襲怎麼才會被檢測出來?知網論文檢測的條件是13字單位以上的相似或抄襲都會被紅字標註,但是必須滿足3裡面的前提條件:即你所引用或抄襲的A文獻文字總和在你的各個檢測段落中要達到3%。
5、大家不用再問這個系統準不準,所有的高校如果正常檢測都是用的知網系統,只要您的學校採用的是知網的檢測系統,同一篇論文不做任何修改提交,並在時間間隔不是太遠的情況下,檢測報告絕對是一樣的結果,因為系統是相同的。如果時間間隔太遠,例如兩三個月,同一片文章同一個系統測,也會有點很小的誤差,因為資料庫天天在更新,如果巧了你抄襲的是剛發表的文章,第一次檢測時還沒上知網,時間久可第二次檢測上知網了,結果會有點誤差,這是正常的,因為資料庫天天再更新,就好像防毒軟體天天再更新的原理一樣。病毒庫裡的東西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回覆列表
畢業季這樣的問題很多,我自己寫過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3次的查重率都不超過5%,這樣說不是炫耀,而是想說達到這樣的水平不是很難。我的同學中,不少人都是1%左右的重複率呢。
“正確引用”的說法不是太合適。綜述部分,儘量自己查閱文獻整理撰寫,尤其是多看英文綜述或者期刊論文,當然在討論國外進展的時候,引用國內的文獻也可以。你可以將其他學者論文中的成果和方法整理歸納為1-2句話即可。千萬不要原封不動的抄襲別人幾句話,也不要簡單的改幾個字呢。
論文核心的資料分析部分,只要是你自己撰寫的論文,自己分析的資料基本不會重複呢。不過需要注意和之前畢業的課題組其他同學的論文方法等部分不要雷同,儘量簡短的描述試驗方法。
如果想更方便的降低重複率的話,個人建議將你大論文的綜述其他撰寫後,投稿中文期刊,查重的時候會去掉自己發表的論文。小論文當然也可以這樣操作,對應章節的重複率也會降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