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針對殘疾人諸多不便的實際現狀,讓有創業能力和創業意願的殘疾人增強應對社會、獨立生存的職業技能,微創業來增收脫貧,好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助殘方式轉變。 目前我們全資開了三個士多店讓殘友零投入全收益的方式來經營。但是,總感覺助殘e站開成“士多店”的模式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殘友經營時需要實物進貨,出貨,有時還要搬貨等會帶來諸多不便,更何況產品還會遇到損壞、過期等問題。 總是在思考是否把e站換成提供資訊化服務(如:學車報名、旅遊報名、培訓報名等)的模式會不會好點?目前思維總是亂的,請萬能的問答圈能幫忙出點主意,謝謝!
3
回覆列表
  • 1 # 科技新發現

    在Uber、Lyft、滴滴等出行平臺的推動下,大眾交通出行的方式正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讓人無奈的是,這些巨頭往往是針對最廣泛的出行群體,卻忽略了小眾群體的出行需求。如,老年人、殘疾人等,亦有著強烈的出行剛性需求,不過他們卻接觸不到前沿的便利出行方式。即使目前在國內外殘疾人專屬通道、老年人專座等已經非常便利,但更多地還是以傳統方式呈現。

    因此,將老年人、殘疾人等小眾群體納入到出行生態中,且為他們打通交通最後一公里,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以WHILL為代表的初創企業,正在滿足小眾群體出行需求的路上狂奔。或許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一個全新創業熱門風口即將席捲全球。

    專注機場、大型場館,WHILL推出全新移動裝置

    WHILL是一家以創造時尚、高科技個人出行移動裝置而聞名的創業公司,就在近日它宣佈獲得4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據悉,這筆資金將用於拓展新的國際市場、為大型場館開發新產品——包括機場和最後一英里人行道交通工具等。

    目前,WHILL最大的一個專案是開發一種機場自動化個人移動出行裝置系統。WHILL高層表示,每年美國機場大約有2000萬人需要輪椅。但傳統方式是這些人需要等待機場員工帶來輪椅,再從登機處一直推到機場大門。而WHILL則是將製造出的全自動電動輪椅,和APP繫結在一起。老年人、殘疾人能夠透過APP“召喚”全新的移動裝置,並在機場去任何他們要去的地方。

    而除了機場外,WHILL還希望將其裝置和技術帶到其他大型場館,包括購物中心和體育場館等。當然,更重要的是,WHILL想要構建最後一英里的交通系統。WHILL高層指出,其他出行公司的裝置只適合身體健全的人群,卻沒有哪家公司為老年人、殘疾人打造專門的出行裝置。為此,WHILL決定承擔起這樣的責任。

    打通最後一公里!全球老齡化帶來迅猛需求

    在最後一公里的出行中,許多人依靠Uber、單車和公共交通工具。但對於老年人、殘疾人來說,那些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都是不合適的。而WHILL的人行道交通工具,則能夠做到與老年人、殘疾人的需求高度契合。WHILL的產品雖然不能爬樓梯,但其設計優勢在於室內和室外使用時為使用者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就目前來看,在老年人、殘疾人出行領域WHILL已經實現了領跑。WHILL旗下的產品不僅充分展示科技、智慧化如何更好為人服務這一本質,也更讓出行變得更具品質、更有尊嚴。可以預見的是,在WHILL大獲成功後,為老年人、殘疾人打通交通最後一公里,將成為下一個創業熱門風口。

    據預計,世界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預計到2050年,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1億,遠高於去年的9億。而WHILL所做的除了緊緊抓住老年人、殘疾人出行這一需求外,事實上也是在為其他創業者開闢眼界、提供全新思路。在全球老齡化加快的大背景下,創業者將紛紛融入這一領域。

    除了保健品,中國創業者能夠做到更多

    在國內,“收割”老年人手裡money的不二法門似乎就是保健品等。雖然近年來也出現了各種理財產品和療養、養老新模式等,但都不成氣候,甚至有“騙錢”的嫌疑。其實,中國創業者真不用一下子就想構建覆蓋老年人全面生活的生態體系,只要專注其中一個剛需點即可。至於針對殘疾人群體的需求,亦是如此。

    無論是像WHILL那樣從出行切入,還是從健康、食品等方面切入,中國創業者其實能夠做到更多。畢竟在中國,老年人、殘疾人的群體非常龐大,且目前專門針對他們的貼心服務和高科技產品還是比較少的。如果能夠在老年人、殘疾人市場中站穩腳跟,中國創業者說不定就能賺得盤滿缽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奶水不足,該如何選擇寶寶的第一口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