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妙坊諮詢

    沒能力的領導一定選擇忠誠。

    這是20世紀三大管理學定律之一——帕金森定律: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對於這種人來說,他的唯一選擇就是第三種,選擇忠誠而不是能力。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現在的帕金森定律越來越隱性化。

    因為從能力的角度來進行拆解,領導可能需要多種能力,最基本的,他需要專業能力和領導能力。

    這兩種能力通常來說是相互衝突的。如果一個人具有非常強的領導力,他卻缺乏行業的專業知識,我們一般稱為“空降兵”。中國80%以上的“空降兵”因為不熟悉企業內部結構而失敗,這個風險非常大。

    如果一個人具有極強的專業能力,那麼很大機率這個人由於專業性太強,缺乏比較好的表達能力,這在領導力上就有欠缺的。通常這種人會被自己累死過去。

    如果選擇一個所謂既有領導力,又有專業能力的人,那麼這個人基本上是兩頭都不頂級,下屬肯定有所不服,這又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這幾種需要根據自己的能力短板,採取補充措施。相對而言,難度最低的是第二種,透過系統的專案管理或者工商管理培訓基本可以滿足要求。

    最難的是第三種,因為他兩者都還算可以,所以沒有動力去主動學習

  • 2 # 宇宙之真諦

    在職場,最好的選擇當然是既有能力又忠誠的員工,如果兩者只選其一,那就選忠誠的員工,忠誠是一個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問題

  • 3 # TZN的審視者

    一語破的地講,能力越強、忠誠越低,則惑亂越深、危害越大。

    參加工作近20年,先後跟隨多個單位的多位領導,他們中有機關的班子成員,也有基層的管理者,但不管職級高低,他們在對待忠誠和能力的問題上都非常一致,那就是在注重能力的同時更加看重忠誠。

    忠誠代表什麼?忠誠代表著擔當盡責,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追求,是考量下屬和選人用人的首要標準。一個人能力再強,智商、情商、逆商再高,即使擁有翻雲覆雨、摧枯拉朽的本領,如果見利忘義、不忠不義,也是一枚定時炸彈。

    任何事業的發展進步終究要靠人來完成,選人用人永遠是隊伍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於管理者特別是領導而言,選任人才首先要把絕對忠誠擺在首位。那些表面阿諛奉迎、背後拆臺造謠的人,縱然能力素質再強,也極有可能在生死關頭關鍵時刻、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推脫退縮甚至背離背叛,做出賣主求榮的勾當。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的更迭過程已經充分說明,若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鴻鵠之志,身邊必須要有一批肝腦塗地、使命必達的忠誠衛士。劉備沒有關羽駐守荊州,估計難以騰出餘力攻佔西川;南宋沒有岳飛,可能提前100年亡國。再看史上各朝的末代帝王,幾乎都在選人用人問題上犯了根本性、原則性的錯誤,導致奸佞小人得勢,忠肝義膽之士被冤殺錯殺殆盡,最後弄得個眾叛親離、改朝換代。

    當然,把忠誠擺在用人標準的首位,並不意味著忽視人的能力。只有忠誠、沒有能力,同樣不可重用。沒有過硬的能力素質,各項事業怎麼向前推進,遇到困難問題怎樣應對解決?作為下屬,既要在工作中向上級展示忠誠擔當的一面,也要在任務中向上級展示能力超凡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

    總之,忠誠和能力是選人用人的兩個重要標準,忠誠是根本標準,不容置疑。把能力強、人品差的人放在重要崗位,對於管理者而言就是在自掘墳墓。實踐中,無論是領導還是下屬,都要辯證地審視忠誠和能力的關係,二者並不矛盾,兼具最好,切不可走極端,只關注其中一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人所說的“天花”是什麼病?為什麼那時候的人聞其色變?得了天花會傳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