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H白髮遊俠
-
2 # 一貳一橙
古代行軍作戰,最怕的就是夜襲了,有很多戰爭都是因為在夜襲這一點導致了整個戰局的扭轉。
而為了防止夜襲,將軍們也會有相應的應付措施。
宋江是如何防備夜襲的?一般來說,防備敵人夜襲的工具無非就那幾樣:壕溝、鹿角、暗器。在《水滸傳》中也有宋江安營之後,對營寨周圍的情況做了一番安排。
宋江教前軍下了鐵蒺藜……教軍將緊守山口寨柵,深掘濠塹,牢栽鹿角,堅閉不出,且過冬寒。又有苦竹籤、鐵蒺藜,遍地撒滿鹿角,都塞了路口。”這是宋江為了防備遼國騎兵的襲擊,仿造三打祝家莊時的,祝家莊在周圍佈下記號、鐵蒺藜、陷阱的做法,加以自己熟讀兵書而佈置的。
首先是鐵蒺藜:這是在戰國時期就有的專門對付騎兵追擊和防止敵人夜襲的工具。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佈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
長相嘛!(如下圖)“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在夜晚敵人視野不清的情況下,漆黑、細小的鐵蒺藜就會發揮出它的作用。第二是鹿角:這是軍營的防禦物,專門用於騎兵衝擊,是用帶枝的樹木削尖埋在營地周圍,以阻止敵人,因形似鹿角,故名“鹿角”。為了防備敵人夜襲時會搬開鹿角,所以一般鹿角之間會藏有易響之物,而且是層層捆綁,牽一個而動全部,以驚醒夜間衛士的警覺。
由於鹿角體型龐大,多數鹿角堆積在一起,還能形成天然的防衛陣地。“夜掘長塹,樹鹿角為城。”不過鹿角有一個弱點就是怕火,因為是樹木,所以極易引火,曹魏著名的大將夏侯淵就曾因為修補被劉備放火燒燬的鹿角,而遭到了黃忠的奇襲。
有鑑於此,後世也較少用鹿角來防禦,或者在上面塗上一層防火物。想必宋江佈陣的鹿角也是有防火這一層考慮的。第三是壕溝:這是類似於護城河的防禦方法,就是在營地周圍挖數條大溝,只有正門可以有吊橋可以進入營地,迫使敵人主攻正門,壓縮兵力。如果敵人硬要衝鋒的話,在壕溝之下還會有苦竹籤等尖銳之物,人馬跌入壕溝者就被刺成像只刺蝟一樣。
不過萬物有利必有弊,壕溝是阻止敵人的救命符,同時也能成為消滅己方的催命咒。曹操進攻鄴城的時候,審配守城,曹操就攻不下,於是連夜在鄴城外挖掘一條深兩丈、寬兩丈的壕溝,圍圈長達四十里,把鄴城裡的人活活餓死了一半以上。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古代守城者最需要的是一場決戰,而不是被動防禦,宋江也是如此的。即使有了眾多的防禦手段,梁山大軍還是急需尋找遼軍決戰。
回覆列表
宋江教前軍下了鐵蒺藜……教軍將緊守山口寨柵,深掘濠塹,牢栽鹿角,堅閉不出,且過冬寒。——《水滸傳》
鐵蒺藜是仿照蒺藜(一種植物)鑄造而成,鐵蒺藜渾身是刺兒,這些刺很長很尖銳。
壕塹,很容易理解了,壕溝、陷阱、防禦工勢等。
鹿角,本意是指鹿的角,是鹿攻擊敵人,與同類競爭的武器。宋代戰爭中,常常用樹木做成鹿角形狀,削尖的一頭朝上,這樣也可以防止敵人的騎兵。當然,敵人若是夜裡劫營,可能會派人把營寨周圍的鹿角弄一邊去。所以有時候鹿角下會繫著大鈴鐺,敵人動了鹿角,鈴鐺就會發出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