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吳志江吳桂江

    "書到用時方恨少"——隨筆(之一)

    (注:本文取之書,寫之於文,代吾之思)

    吳桂(志)江

    書,不是簡單的課本。

    在學校學的不僅僅是課本上完成分數成績、完成學歷和各種任務。

    成績="死魚"+"撈網"

    ……

    書,是知識,是前人的智慧、經驗、論證等等,對於一個人來說,永遠是無窮的,就像浩瀚的宇宙,讓人敬畏。小時候我們讀書是為了提供給自己一份知識,在以後世間中可以學以致用。在經閣(圖書館),我們讀書,是讓自己寬闊的視野提升一處;在臥室裡,我們讀書,是讓自己精神寄託在某一處;在外(社會),我們讀書是讓處世哲學淨化而進入身心。 閱讀書籍可能會讓我們抵達更遼闊的世界和更迷人的未知數(萬物),社會是一所浩瀚無窮的閣樓,給予我們的是全方面的平臺,任你選擇。

    小時候在學校讀書只為分數。認為是父母要分數,分數使父母在他人眼中的表態;認為是老師要分數,逼迫學,好,老師的名聲響,完成指標,工資(金錢)多;認為是自己要分數,在各處成佼佼者,有面子,有說服力——混的好。

    有一次朋友(同學、師兄弟)們之間的聚會,都是文人雅士(知識成面廣),也是非常“有趣”,“有趣”似乎成了對一個人高的評價,而我也感覺“有趣”這樣一個詞語所包含的元素真的太多,說一個人有趣可以說他有幽默感,最奇妙的有趣莫過於有著與俗世不相符價值觀、獨到的世界觀,又或是人人渴望卻人人缺失的人生觀。他們口若懸河般的談古論今,讓我腦洞大開,才疏學淺讓我瞬間“無話可說”,聽著他們因久釀而醇香的故事。

    突然覺得這就是一個沒有珍惜和不懂珍惜讀書的人的悲哀,而這份悲哀來自內心深處。

    很多時候,總是想寫出自己心中想寫的東西,卻又覺得無法下筆,無法表達,每當這個時候還是會覺得知識和實踐太少太少了,自己看書的確很少,大都是走馬觀花,只看書中精華部分,什麼書都看(除不真實、虛幻外),但是都沒有細細品味,這樣的看書方法,其實=瞭解,朋友之間的交流,總是能給我醍醐灌頂的啟迪。讀書是一門藝術,一生做到有書為伴,那麼你的人生就不會寂寞,在讀書中品味人生,不知不覺提高了人生境界。

    書,可以讓我們知天地、曉人生。它能讓我們陶冶身心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書是我們精神的食糧,生命的源泉。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和厚度,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 2 # 使用者愛挑刺

    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個人感覺是蠻有道理的。

    當你開心的時候,你可以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不是隻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當看到美女時,你可以內斂而不失熱情“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而不是隻會說“哇塞,美女耶,好美!”當你失戀而難過時,悠悠感慨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不是隻會說“藍瘦,香菇”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看到好些問題想回答時,發現雖然內心裡有好多話想說,說出來卻不是自己要那的意思,語無倫次,詞不達意,正如此刻在答題的時候,深感無奈。深深感慨一句:書到用時方恨少

  • 3 # 天壇向南

    說明:真是這樣。用時,是說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方法,關鍵時刻的決斷力。往往是“差一點,都不行”。厚積薄發、雷霆萬鈞,這種本事,大概也只有讀書能練出來。

    曾國藩說:讀書可以改變骨相。此言不虛,誰做到誰就知道,這不是一件漂亮外套---人都會看見的那回事。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種氣勢,應該正是讀書所致。

    不肯用功,永遠都是:用時恨少。就是這樣,不用功的必然結果。讀書吧,比看手機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純種貓比土貓要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