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順隨心播
-
2 # an安姐
小龍蝦養殖期間5月份是最容易死蝦的,孤菌引起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5月份之前,水溫和氣溫相對較低。細菌滋生較慢,需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
1.定期改底,很多小龍蝦病菌都是塘底壞死而引起,細菌大量爆發所導致的。
2.需要消毒殺菌,有效控制小龍蝦塘口的有害細菌生長,預防孤菌,保證小龍蝦健康生長。
3.培菌,培藻,有益菌能很好的分解塘口底質,水體有機物和有害菌種,長期使用有益菌,可以大大的減少小龍蝦的發病率。
-
3 # 小龍蝦曬太陽
現在小龍蝦發病率死亡率這麼高,真的是弧菌惹的禍嗎?
進入五月高溫之後,小龍蝦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增,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高溫,二是在高溫情況下,水質容易惡化,水體淨化能力以及自我修復能力嚴重降低,在以上的情況下,蝦田(塘口)生態環境惡化,水體缺乏溶解氧,導致厭氧有害細菌和氨氮和亞硝酸鹽以及有機鹽嚴重超標。同時,有機質過剩的塘底會滋生許多寄生蟲。這些有毒物質和惡劣環境都能夠導致小龍蝦發病和大量死亡。
蝦田裡厭氧性的有害細菌主要包括弧菌,真菌,單胞菌等等。其中佔主體的是弧菌,弧菌能夠引起小龍蝦的腸炎,爛鰓病和黑鰓病。真菌感染的小龍蝦會出現爛尾,蝦殼起泡等疾病。無論是那種疾病,都對小龍蝦有危害。
所以說,弧菌是小龍蝦生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所以要避免小龍蝦發病和死亡,最好的辦法是底改和消毒殺菌。高溫天氣下不建議用生石灰,可以先用二氧化氯消毒殺菌,然後用有益菌去改底培菌培藻。
-
4 # 蝦球球小張
一.小龍蝦死亡原因!
1.小龍蝦在5-6月升溫時,地籠尾部長時間被紫外線照射。水溫過高和大量耗氧後。導致缺氧狀態,部分小龍蝦在地籠時間過長導致,活力不足和死亡。
(解決方案:地籠尾部離水草近點,避免暴曬。)
2.起地籠過篩子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損傷,塞下來的會有部分小龍蝦死掉。誤以為得病了,開始亂用藥模式。導致藥用了一大堆,蝦子還在繼續死。藥品使用過多後死的更加多。本生現在小龍蝦,都屬於密集養殖。在使用一些耗氧之內的東西只會增加更大的負擔。
(解決方案:死幾個不要急,先加水在改成迴圈水,儘量統貨全買。補點多糖和增氧就可以緩解,)
3.底質一般很少惡化,現在都知道改底解毒,但是改底解毒是個什麼意思了?
一.改底分為生物改底,化學改底。
1.生物改底一般,是芽泡桿菌等有益菌種為主,部分菌種是耗氧菌和厭氧菌。使用時間段在3-4月份,進入5月慎用,避免出現缺氧問題。
可以在5月以後使用化學改底之內的,以過硫酸氫鉀和過碳酸鈉為主的氧化改底,可以增氧和增加水體的活性。
這是一部分原因。
(感覺大家關注!)
回覆列表
不一定全是弧菌引起的大病或者死亡。到5月份,因為溫度跟溼度的原因,不管是有益菌還是有害菌都比較活躍。
定期在飼料裡新增保肝利膽和防腸炎的藥品,提前預防腸炎肝炎。
全塘潑灑一遍滅殺弧菌的藥品,預防弧菌。
培菌培藻,用有益菌有益藻類搶佔空間,從而清除有害菌和有害藻類的數量。
溫度升高改底要更加勤便,從10天縮短到7天。更好更快的分解殘餌更糞便,降低塘口氨氮跟有毒物質沉積。
時刻關注水草活力,注意更換熱水草。
5月插秧泡田,有些農田會噴灑農藥,泡田的水放出直接排進溝渠。蝦塘抽水時也要注意監測。
5月蝦塘疾病頻發,注意提前預防,5月根本就沒有說的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