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36544781289

    多數漢字,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就是有意義的。

    譬如曌,以及喆、兓。

    甚至武則天創造出來的“地”:

    只不過,一個字的意義,與一個字的普及度是兩碼事。人們常用的字,就叫常用字;人們不常用的字,就叫生僻字。

    不說龍,說石。

    兩個石是砳(lè),說是的兩塊石頭撞擊的聲音。

    三個石是磊(lěi),說的是很多石頭堆在一起。

    又有,三個手是掱(pá),字繁,故寫作“扒手”。

    漢字通常不會浪費其表達含義的機會。

    譬如,我們現在許多人不認識“砲”這個字。而在宋代以前,這就是“大炮”的正確寫法。因為唐代打仗用的大炮是石頭砲,你看新舊唐書,看《資治通鑑》,會發現它就叫“大砲”。到火藥時期,用的是火屬性的砲,那就就寫作“炮”。

    而下雨砸下來的疙瘩,叫“雹”。肉體的疙瘩,叫“胞”。水生的球狀體,叫“泡”。花草新出的疙瘩,作“苞”。

    漢字的偏旁代表著這東西的五行屬性。我們觀察帶五行偏旁的漢字,就會知道,漢字被創造時,嚴格對應其所形容物質的性質。如,機器之“機”,起初是木製的,後期有了鐵質的,偏旁就是“釒”:

    古代銅“鏡”,也是這個道理。

    因為鏡子是銅做的。

    無論是“機”還是“鏡”,也無論是其他已不能說明其屬性的字,都是字詞用習慣了以後,人們不改了。但後來的人們,如果去追問為什麼一個字能有不同偏旁,追問其現實意義在哪裡,很可能就會陷入自以為是的尷尬境地。

    回頭看“龘”這個字。

    古云:

    龍行龘龘也。

    就是說龍蜿蜒前行的樣子。

    對於很多人來講,他們首先就問:世界上有龍麼?

    得出來的結論是,沒有。

    又問,既然沒有龍,那麼一個形容龍飛行的樣子的字,又有什麼意義呢?

    於是最終的結論是,這個字沒啥意義。

    可是,誰說一部小說不會描寫龍飛行的姿態,誰又說過未來會不會有人重新撿起這個字,讓這個字煥發它的第二春呢?

    一個字,新附加含義,是古代的文人就喜歡做的。如中國古代小說家說親嘴這件事,就說“作一呂字”,譬如,“和尚聽了這番說話,喜得心花都開,摟住奶子,口口做了個呂字”。

    原本,囧是形容光明的。

    現在,囧被賦予了窘臉的含義。

    原本,槑是梅的意思。

    現在,槑就是非常呆或男女並排站的意思。

    世人總以為這是網路時代新新人類的發明創造,有的還極力反對濫用,有的則樂此不疲,其實早就被古人玩爛了。

    很久以前,有人責問“鑘”或者“槑”這種生僻字到底能幹啥。的確,這些字,長久以來可能都是躺在字典裡無人問津的。可一旦它被人發現,產生新的意義,或者其舊有的含義被人們廣泛傳播,覺得生動無比,便就立即從生僻字變成了常用字,人們就會感嘆漢字的博大精深。龘,也是如此的。

    下面就是這個論題的答案了:

    作為中國傳承了數千年的神聖形象,龍一定是有其意義的。

    形容龍飛行的“龘”字,也必然會煥發出它的光彩!

    (龍總,您看我這樣寫行麼?最後強行洗地的地方是否還需要新增點什麼?另外稿費什麼時候給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出cos寫真集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