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歷史有著獨特的研究,曾著作多本歷史書籍,在哪個年代,中國許多的文物都流失到了國外,令郭沫若非常惋惜,郭沫若由於喜歡歷史,尤其對考古非常感興趣,覺得古代帝王的墳墓裡會有許多重大的歷史發現,他的夢想是把中國各大帝王的墓挖出來看看。
在1955年,郭沫若和一批歷史學家想開啟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但是遭到很多的人的反對,由於當時的技術達不到現在的要求,怕墓裡的珍貴文物,會遭到破壞,就算挖出來,也會怕得不到妥善保護,得不到應有的歷史價值。
但是郭沫若還是不死心,於是請示了上級部門,為了很多的瞭解明朝的歷史文化,便同意了,但是,到了朱棣的陵墓後,挖掘卻是困難重重,已連挖掘的幾天還是不見進展,於是郭沫若一臉失望的回去了。
郭沫若一看朱棣的陵是挖不了了,於是改挖了萬曆皇帝的墳墓,郭沫若一行人來到了陵墓,一連幾天毫無進展。(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這天,郭沫若的隊員,在定陵勘探,覺得很累,便在一個石頭上做個下去,結果突然看見,城牆的上方有幾塊磚掉了下來,露出了一個圓洞,原來這就是進入地宮的入口,眾人進去一看,被皇陵裡的景象驚呆了,發現許多的陪葬品和珍貴文物在裡面,可是也有被毀壞的文物,原來眾人開啟皇陵以後,許多的字畫和書籍以及其他文物,接觸到空氣被氧化了,很快被灰飛煙滅了。
這座幾百年的陵墓終於展示在後人面前,後來郭沫若又提議挖掘乾隆和武則天的皇陵,這次上級部門不再答應郭沫若的請求了,如果這次還是像上次的情景,許多的文物被破壞,那不如不挖,等到有條件的時候再挖,還命其他10年之內,不許再挖皇陵。
郭沫若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對歷史有著獨特的研究,曾著作多本歷史書籍,在哪個年代,中國許多的文物都流失到了國外,令郭沫若非常惋惜,郭沫若由於喜歡歷史,尤其對考古非常感興趣,覺得古代帝王的墳墓裡會有許多重大的歷史發現,他的夢想是把中國各大帝王的墓挖出來看看。
在1955年,郭沫若和一批歷史學家想開啟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但是遭到很多的人的反對,由於當時的技術達不到現在的要求,怕墓裡的珍貴文物,會遭到破壞,就算挖出來,也會怕得不到妥善保護,得不到應有的歷史價值。
但是郭沫若還是不死心,於是請示了上級部門,為了很多的瞭解明朝的歷史文化,便同意了,但是,到了朱棣的陵墓後,挖掘卻是困難重重,已連挖掘的幾天還是不見進展,於是郭沫若一臉失望的回去了。
郭沫若一看朱棣的陵是挖不了了,於是改挖了萬曆皇帝的墳墓,郭沫若一行人來到了陵墓,一連幾天毫無進展。(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這天,郭沫若的隊員,在定陵勘探,覺得很累,便在一個石頭上做個下去,結果突然看見,城牆的上方有幾塊磚掉了下來,露出了一個圓洞,原來這就是進入地宮的入口,眾人進去一看,被皇陵裡的景象驚呆了,發現許多的陪葬品和珍貴文物在裡面,可是也有被毀壞的文物,原來眾人開啟皇陵以後,許多的字畫和書籍以及其他文物,接觸到空氣被氧化了,很快被灰飛煙滅了。
這座幾百年的陵墓終於展示在後人面前,後來郭沫若又提議挖掘乾隆和武則天的皇陵,這次上級部門不再答應郭沫若的請求了,如果這次還是像上次的情景,許多的文物被破壞,那不如不挖,等到有條件的時候再挖,還命其他10年之內,不許再挖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