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氏祖訓 1、孝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和睦弟弟妹妹。 2、忠信: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誠老實,誠實守信,講信義,講信用。 3、讀書:讀書能增長知識,明人倫、知理義,知書達理。俗話說“養兒不讀書,不如養活豬”。讀書是做人的終生職業。 4、務農:從事農業勞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民生活的保證。中國已將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列為國家發展的基本政策。 5、忍讓:對非重大原則問題,應該謙讓、讓步,“寬宏大量忍為高,遇事不氣是英豪,流言蜚語任他去,萬事容人禍自消”。這應是我們具有的品格。 6、勤儉:勤奮簡樸是我們的傳家寶。創業靠勤、守業靠儉,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面。 7、善行:積德行善,多做善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有惻隱之心、同情之心、仁愛之心。行善幫助別人,自己可以獲得心理上的莫大慰籍,對於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社會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具有促進作用。 8、本分:守本分,也就是正派,不侵害別人,保持人的本來善性,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地勞動,走正道,不走邪道,做有道德的人。 9、戒奢華:不得奢侈浮華,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永不腐化。 10、戒賭博:不耍錢、不博弈、不想歪財。賭博的最終結果是輸光家產,造成禍患。俗話說,“賭博出賊性”,“耍錢鬧鬼”,會失去人性道德。 11、戒淫蕩:不許淫亂,不許嫖娼賣淫和亂搞兩性關係,要保持人的貞操亮節,做純粹的人。 12、戒酗酒:不得醉酒,酒後無德,酒後鬧事、闖亂子,而且嚴重的損害身體健康。 13、戒種墳間隙地:不得在先輩墳塋之間的空地耕種,這是為保護祖墳,對先輩的尊敬。 14、戒塋間牧牛羊:不得在祖墳地放牧,這也是對祖墳的保護和對先祖的尊敬。 15、戒健頌:不要生硬爭辯,不強詞奪理,不詭辯,這是一種道德涵養。 16、戒戲謔:不要隨便拿他人開玩笑,開玩笑必需注意尊重他人,不得諷刺挖苦侮辱他人,要清楚人是有尊嚴的。 二、孟氏起源 中國的孟氏,發源於春秋的魯國公族。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麼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魯桓公的庶子慶父。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開為魯君繼承人。莊公死後,其小弟季友按照莊公的意願立莊公之子開,就是緡公。後來,慶父又派人殺死緡公,欲自立。因此,魯華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歸國途中自殺。這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裡代表最大的;又為避諱弒君之罪,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後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發生在魯國,魯國建都於曲阜(今屬山東),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 另外,春秋時期的衛國,也曾出現過一支孟氏。衛國,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約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孟,這樣推溯起來,其始祖同樣是周文王。換句話說,這兩支孟氏分別起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衛國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統統是一家。
一、孟氏祖訓 1、孝悌: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和睦弟弟妹妹。 2、忠信: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誠老實,誠實守信,講信義,講信用。 3、讀書:讀書能增長知識,明人倫、知理義,知書達理。俗話說“養兒不讀書,不如養活豬”。讀書是做人的終生職業。 4、務農:從事農業勞動,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是人民生活的保證。中國已將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列為國家發展的基本政策。 5、忍讓:對非重大原則問題,應該謙讓、讓步,“寬宏大量忍為高,遇事不氣是英豪,流言蜚語任他去,萬事容人禍自消”。這應是我們具有的品格。 6、勤儉:勤奮簡樸是我們的傳家寶。創業靠勤、守業靠儉,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方面。 7、善行:積德行善,多做善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要有惻隱之心、同情之心、仁愛之心。行善幫助別人,自己可以獲得心理上的莫大慰籍,對於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社會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具有促進作用。 8、本分:守本分,也就是正派,不侵害別人,保持人的本來善性,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地勞動,走正道,不走邪道,做有道德的人。 9、戒奢華:不得奢侈浮華,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永不腐化。 10、戒賭博:不耍錢、不博弈、不想歪財。賭博的最終結果是輸光家產,造成禍患。俗話說,“賭博出賊性”,“耍錢鬧鬼”,會失去人性道德。 11、戒淫蕩:不許淫亂,不許嫖娼賣淫和亂搞兩性關係,要保持人的貞操亮節,做純粹的人。 12、戒酗酒:不得醉酒,酒後無德,酒後鬧事、闖亂子,而且嚴重的損害身體健康。 13、戒種墳間隙地:不得在先輩墳塋之間的空地耕種,這是為保護祖墳,對先輩的尊敬。 14、戒塋間牧牛羊:不得在祖墳地放牧,這也是對祖墳的保護和對先祖的尊敬。 15、戒健頌:不要生硬爭辯,不強詞奪理,不詭辯,這是一種道德涵養。 16、戒戲謔:不要隨便拿他人開玩笑,開玩笑必需注意尊重他人,不得諷刺挖苦侮辱他人,要清楚人是有尊嚴的。 二、孟氏起源 中國的孟氏,發源於春秋的魯國公族。魯國的開國君主是周公旦的長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麼孟氏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魯桓公的庶子慶父。慶父是個品行極壞的人,與其嫂、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沒有子嗣,他與哀姜密謀,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開為魯君繼承人。莊公死後,其小弟季友按照莊公的意願立莊公之子開,就是緡公。後來,慶父又派人殺死緡公,欲自立。因此,魯華人非常恨他,都說:"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慶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國。季友用賄賂求莒送歸慶父,慶父在歸國途中自殺。這時任魯相的季友,讓慶父的兒子公孫敖繼承慶父的祿位。因慶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裡代表最大的;又為避諱弒君之罪,所以,慶父的子孫改稱孟孫氏。後來,孟孫氏又簡化為孟氏。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發生在魯國,魯國建都於曲阜(今屬山東),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 另外,春秋時期的衛國,也曾出現過一支孟氏。衛國,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約在今天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衛靈公之兄孟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孟,這樣推溯起來,其始祖同樣是周文王。換句話說,這兩支孟氏分別起源於山東和河南兩地;魯國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衛國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與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統統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