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華聯想

    有交流往來,注意禮貌。對等的付出只是一方面付出難以持久。一般人們的交往還是希望得到回報,起碼的反饋。禮貌好感都是相互的,單方面的難以維繫。

  • 2 # 武裝寶寶

    這就是華人典型的傳統思想

    當別人對你表達了善意,我們也同樣會給予對方善意。反之亦然。

    這種行動是不需要任何心理活動的,這就如同我們說中國話一樣,已經銘刻在了我們的DNA中。

    來而不往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 3 # 迷彩黃金

    《來而不往非禮也?》

    【前言】中國是禮儀之邦,崇尚禮尚往來。心理學上如何評價禮尚往來呢?

    【分析“人”】崇尚“來而不往非禮也”的人,具有如下心理品質:

    1.守信。

    2.自律。

    3.客觀。

    4.細膩。

    5.主張平等。

    6.尊重他人。

    7.自尊心強。

    8.善於交際。

    9.要求嚴格。

    10.從眾心理。

    【分析觀念】不完全正確。

    1.來:是別人對我們態度和行為方式,由他人決定,“我”不能決定。所以,他人的合法行為,我們無權干涉。

    2.往:是“我”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由“我”決定,他人不能決定。所以,“我”的合法行為,他人無權干涉。

    3.來、往:均為獨立的行為,像兩條平行線,沒有交叉。

    4.觀念:人際交往由自我決定,只能要求自己用“黃金法則”對待他人。他人對“我”的態度方式,我們決定不了,認知上就無需強求。

  • 4 # 閆顯惠

    是一個平等的心理,是一個處於弱勢向強大看齊的心理,是易經卦詞中見群龍無首,吉的心理,有一個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的心理,敢想敢有,聖人有為。

  • 5 # 過客ABC123321

    來而不往,非禮也。出自(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解釋:表示別人給予自己的善意,應做出友好的反應。否則是不合乎禮節的。

    中國是禮儀之邦。崇尚禮尚往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現實社會,做人也這樣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正常的人際交往是:互相尊重,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才能長久。

    有來有往,互相溫暖。只有共同給予對方之所需,才能共同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ttp.ftp各在什麼場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