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論

    興登堡元帥是東普魯士總參謀部最後一任總參謀長,在一戰的最後兩年裡(1916-1918年),整個德國的軍事、政治和外交統歸起管轄,德皇威廉二世僅是名義上的最高統帥。這位身材魁梧、外表剛毅的元帥在政府的大肆宣傳下已然成為德華人民的偶像,當然這主要緣於興登堡在東線坦能堡戰役中的卓越表現,他率領德軍第8集團軍以少勝多大敗沙俄軍隊。事實上興登堡元帥在1911年已經退出了現役(他當時已經64歲),1914年出任第8集團軍司令時已經是67歲的高齡,為此總參謀部給他派來了一位能力超強的集團軍參謀長,即著名的魯登道夫將軍。在興登堡出任總參謀長之後,魯登道夫也升任首席軍需總監,德軍總參謀部的二號人物。

    在興登堡元帥再度開啟其軍事生涯時,魯登道夫就作為參謀長(後來是軍需總監)成為了興登堡最得力的助手,當時的總參謀部一直都有著這樣的傳統,那就是參謀長負責具體的作戰指揮,而總司令只在全域性上把握方向,而興登堡和魯登道夫的合作就完全是上述傳統的典範。正因如此,人們便對興登堡的指揮能力提出了種種的質疑,認為興登堡元帥只不過是一位徒有虛名的統帥,真正起中流砥柱的是他的參謀長魯登道夫,直接的證明就是魯登道夫在其戰爭回憶錄中提到坦能堡戰役中德軍第8集團軍完全是由其直接指揮的,作戰計劃也是出自他自己之手。對於這一爭議,興登堡曾做說過這樣這句話:“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會戰失利了,那就是我的責任。”這句話充分的體現了興登堡的統帥之才。

    讓我們再回到興登堡的成名之戰—坦能堡會戰,這場會戰是由俄軍挑起的,目標直指德國的龍興之地東普魯士,俄軍為此投入了2個集團軍,北部的第1集團軍擁有6.5個步兵師和5個騎兵師,南部的第1集團軍轄有10個步兵師和3個騎兵師,由於戰線被被巨大的馬祖裡湖區分割為相對獨立的兩段,俄軍的兩個集團軍只能各自獨立作戰,為此俄軍制定了一個相對精妙的作戰計劃,即先由北面的第1集團軍從正面發起進攻,待吸引住德軍主力後,南面的俄軍第2集團軍再發起進攻,迂迴俄軍第1集團軍正面的德軍,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當然俄軍在該地區作戰也存在著不利的因素,首先馬祖裡湖區和西面的柯尼斯堡要塞區連線,中間只有40英里的空擋,留給俄軍的進攻正面較為狹窄,難以吸引住德軍主力;另外南面的國界區缺乏足夠的鐵路公路網,俄軍將主攻方向放在這裡將面臨嚴重的後勤補給困難。

    守衛東普魯士的是德軍第8集團軍,雖然德軍在兵力上並不佔優勢,但是卻擁有地利上的優勢,利用馬祖裡湖這一屏障,可以發揮內線作戰的優勢,集中全部力量對兩個俄軍集團軍實施各個擊破,東普魯士發達的鐵路線增加了德軍的兩線機動能力。俄軍第1集團軍率先在北面發起了進攻,未能達成決定性突破,雙方打了個平手,各自都選擇了後退,俄軍第1集團軍並沒能完成牽制德軍主力的任務。現在德軍利用鐵路線向南面作迅速的集結,集中對付俄軍第2集團軍,俄軍的機動能力較德軍薄弱,加上正面分佈較廣,在這場大規模野戰中遂處於劣勢,兩翼部隊被德軍所擊潰,後路被德軍所切斷,俄軍隨即開始潰退,約有9萬俄軍被德軍俘虜,德軍贏得了一場輝煌的殲滅戰!這場偉大的勝利應該由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共同分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項電機角形接法改星形,功率會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