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一段印光大師的開示:
至於閱經……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要是還是有妄念(必然有的,沒有才奇怪),請看如下開示: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若主人不理,彼即無勢可乘。若用剛法抵制,彼亦以剛法從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謂主人怕他,又必益加決烈。二者皆損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見不聞,彼既無勢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所以,45分鐘內完全不走神,那需要有相當功夫,初學從走神了不隨順做起,妄想來了不理它就是了(不產生“我產生了妄想“這個念頭),驀直念下去,久而久之,妄想自然會減少的。
一點經驗,與您分享,唸經不論大聲,小聲,金剛,默唸,不管唸的快還是慢,斷句長,斷句短,
都要隨氣出入,要是能觀想佛、祖師、親自為自己宣講,那最好,不然,想象一尊佛像,在我眼前兩三米處,朦朦朧朧,似見非見,如此這樣,因佛在前,不敢起亂七八糟的念頭,妄想是會減少的。
�
貼一段印光大師的開示:
至於閱經……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要是還是有妄念(必然有的,沒有才奇怪),請看如下開示:
妄想起時,只一個不理,便不會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賴,若主人不理,彼即無勢可乘。若用剛法抵制,彼亦以剛法從事。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謂主人怕他,又必益加決烈。二者皆損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見不聞,彼既無勢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所以,45分鐘內完全不走神,那需要有相當功夫,初學從走神了不隨順做起,妄想來了不理它就是了(不產生“我產生了妄想“這個念頭),驀直念下去,久而久之,妄想自然會減少的。
一點經驗,與您分享,唸經不論大聲,小聲,金剛,默唸,不管唸的快還是慢,斷句長,斷句短,
都要隨氣出入,要是能觀想佛、祖師、親自為自己宣講,那最好,不然,想象一尊佛像,在我眼前兩三米處,朦朦朧朧,似見非見,如此這樣,因佛在前,不敢起亂七八糟的念頭,妄想是會減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