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
2 # 是哈哈小寶寶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已經生長到接近雲霄也始終保持虛心的態度,在還沒有從土裡生長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關節。
這句詩出自宋代詩人徐庭筠的《詠竹》
全文如下:
不論臺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
翻譯:
無論是亭臺樓閣還是山林之間,人們喜歡竹子,不僅因為你能撐起一片陰涼。
竹子還沒有長出泥土的時候,即使長到很高的高度,也依舊保持謙虛謙卑。
諸葛被龍同化了。從山谷中傳來鳳凰的鳴叫聲,彷彿在召喚。
這是一個美麗的夜晚,月光明媚,微風習習。可憐我只有你這樣的一個知己。
擴充套件資料:
竹筍每到春天,破土而出,給人以欣欣向榮,奮發向上之感。
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曰虛懷;所以國畫大師李苦禪贊竹“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雲處仍虛心” 表達了竹節節高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但又不失虛心豁達,剛正不阿之美德。
竹子因其有節,節中空虛,能虛心自持,稈挺直不彎,節節向上,直達青雲。 竹稈挺秀、剛正有節。注重氣節是華人民的傳統。
“氣”是浩然之氣,是一種精神;“節”是一種人格;“氣節”指人應有高尚的精神情操,不取媚於權貴,處危難之境仍恪守剛直不阿的人格。
大概意思是:生長到雲霄之上,都謙虛而不自大,在還沒有出土之前,就已經先有剛勁的氣節。引用宋代詩人徐庭筠的《詠竹》的第二聯: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詠竹》
不論臺閣與山林,愛爾豈惟千畝陰。
未出土時先有節,便凌雲去也無心。
葛陂始與龍俱化,嶰谷聊同鳳一吟。
月朗風清良夜永,可憐王子獨知音。
全詩表達了竹節節高升,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但又不失虛心豁達,剛正不阿之美德。